扬子晚报网
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

6996条,一条23元!快递信息解密导出消费者信息后出售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5-14 11:41:00

扬子晚报网5月14日讯(通讯员 肖丽  记者 万凌云) 很多人都有网上购物后接到各类推销电话的经历,很可能他们的个人信息已成为不法分子非法牟利的工具。近日,镇江市润州区检察院办理了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犯罪嫌疑人李某、刘某对购买其公司产品的客户的订单信息进行解密后出售,从中获利。

目前,法院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李某有期徒刑二年九个月,缓刑二年九个月,判处刘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各并处罚金9万元。

5月14日,润州检方介绍,2024年7月初,家住镇江的赵女士频繁接到减肥产品公司的电话,在她明确拒绝购买产品后,对方还通过赵女士所在公司的企业微信添加她为好友,向她推销产品。想到自己的电话号码甚至单位信息都被对方掌握,赵女士感到十分害怕,便向公安机关报了案。

经过了解,赵女士曾在一个网络直播间购买过某款减肥饮品,留的收件信息正是自己的手机号码和公司的地址。也就是在此之后,她开始接到骚扰电话。公安机关经过立案侦查,将赵女士所购买的减肥饮品生产商负责人刘某以及销售该款饮品的直播公司负责人李某抓获。

据刘某到案后交代,他们公司生产的这款减肥饮品只通过李某的直播公司进行线上销售。为了多赚些钱,李某提议将购买减肥饮品的消费者个人信息进行售卖,刘某对此没有反对。但是,为了确保交易信息安全,直播平台会把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进行隐藏,这种情况下,商家只知道订单编号,无法再次联系消费者。

为了掌握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刘某联系了合作的快递公司进行“信息解密”(通过快递公司内部人员账号登录后台系统,查询获取消费者的完整信息,包括姓名、联系电话、地址等),把解密后的信息发给刘某,刘某再发送给李某,由李某找人出售。

经查,2023年6月至2024年7月期间,李某、刘某通过快递信息解密的方式导出消费者信息,再以23元一条的价格进行出售,共出售公民个人信息6996条,违法所得160908元。

2024年10月,该案被移送至镇江市润州区检察院审查起诉。2024年12月15日,润州区检察院以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对李某、刘某依法提起公诉。

近日,法院经审理作出如上判决。

校对 石伟

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