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层转包日结工权益如何保障?司法建议助推规范管理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7-29 16:27:00
南京江宁区的空港片区已发展为全国重要特色物流基地,为规范物流业日结工用工管理,从源头化解劳资纠纷,7月28日,江宁开发区法院联合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召开专题座谈会,通过“司法建议+部门协同+企业共治”模式,推动形成日结工权益保障长效机制。
如今的空港现代物流产业基础雄厚,涵盖供应链管理、信息平台、运输、仓储、流通加工、结算中心、采购中心及区域总部等全产业链条,物流园区汇聚180家企业,2024年,园区货物吞吐量达190万吨,日均邮件处理量210万件。
江宁开发区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胡腾云介绍,在审理涉物流分拣、装卸环节日结工劳务、侵权纠纷案件过程中,发现部分用工企业存在用工管理不规范、层层分包转包、日结工权益保障不完善等问题。法院向企业和主管部门发出《关于加强日结工用工管理规范的司法建议书》,提出四项举措:规范日结工用工管理。推行实名制管理,强化岗前培训;完善外包公司准入、准出制度。建立外包公司资质审核与动态淘汰机制;强化从业人员权益保障机制。推行商业保险全面覆盖,制定劳动者受伤应急处置预案;建立灵活用工人员救助基金。针对日结工在提供劳务过程中受伤或死亡,由基金先行垫付必要的医疗费,或者开展必要的救助。
江宁区劳动仲裁院院长卢梅,从从业者权益保障的角度提出建立用工备案管理、规范合同签订流程、完善工资支付保障、行业层面建立调解委员会等具体建议。
空港经开区副总经理程峰介绍了物流园区在涉日结工纠纷多元化解方面的做法和经验。禄口街道永兴社区书记段明提出建立物流行业违规外包黑名单、推广灵活就业监管平台、设立流动工会服务站等建议。
参会企业代表分别就如何规范外包企业、打击不良中介、选聘日结工等问题发表意见,并对日结工实名制管理、工资及医疗抢救费用先行垫付等提出有益举措。
江宁开发区法院聚焦审判执行工作中发现的管理治理盲点,将案件办理与社会治理一体推进,加强与被建议单位的沟通协同,让建议有回应、让督促见效果,推动区域社会综合治理水平提升。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任国勇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