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软件出现“克隆闺蜜” 警方提醒:警惕代付陷阱新剧本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04 20:39:00
不法分子克隆好友头像和昵称,利用人们对熟悉账号标识的天然信任,编造手机故障、辅助验证失败的戏码,再抛出限量包付尾款的紧急情况,配合“银行系统维护、账号升级”等借口,利用受害者的热心,一步步引入代付陷阱。近日,南京江北新区公安分局泰山新村派出所接到此类警情并剖析诈骗剧本。
黄女士在社交媒体平台收到“好友”孟女士的私信,对方头像和昵称都极为熟悉,便聊了起来。“好友”大倒苦水:手机意外摔坏,维修时店员操作失误导致手机号丢失,所有绑定该手机号的APP都无法登录,补办手机卡还需等待24小时。黄女士不断送上安慰。
随后,“好友”请求黄女士协助验证找回聊天软件账户,但黄女士查找后并未发现验证邀请,“好友”便暂时作罢。
谁知对方话锋一转,称自己之前在官网订购了一款限量包,现无法查询是否抢购成功,恳请黄女士帮忙查看,随即发来一个“官网二维码”。黄女士扫码后联系上“客服经理”,输入好友的名字和订购单号进行查询,结果显示已成功订购,但必须在下午5点15分前付清尾款,否则订单取消,定金也不退还。
此时,“好友”发来消息“手机坏了用不了手机银行,网上银行也在维护!”请求黄女士代付,并承诺立刻将货款转给她。得到“客服经理”的肯定答复后,黄女士便将银行卡号发给“好友”,不久,“好友”发来一张转账截图,但黄女士并没有钱款到账。“好友”解释系统维护导致延迟到款,并不断称时间紧迫。
连番催促下,黄女士表示自己只有一万元存款,在“客服”同意先付部分以延长时限后,便扫码支付了5000元。
转账完成,黄女士通过其他社交软件联系孟女士,得知对方根本没有买包包,更没有提出代付请求后,才惊觉自己陷入骗局,立即前往泰山新村派出所报警。
警方分析,诈骗分子不但编造各种理由,还通过虚假“官网二维码”钓鱼链接,以及伪装的“客服经理”提供的虚假订单,让受害者深信不疑。广大市民,当收到好友线上借款、垫付货款等涉及资金的求助信息时,务必通过电话、视频等多种方式与本人进行核实。同时,要了解银行转账规则,正常情况下转账延迟到账也会有明确提示,对交易存疑时,要及时拨打官方客服电话咨询,警惕“限时”“延迟到账”等话术陷阱。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任国勇 通讯员 江景轩
校对 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