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妈我去接妹妹”成噩梦!盐城两姐妹放学途中遇车祸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18 18:37:00
“要是我没松口让大女儿去接妹妹宇洁,孩子怎么会遭这份罪。”39岁母亲陈少芬坐在病床边,紧紧攥着小女儿宇洁的手,通红的眼眶里满是自责,回忆起10月11日的那个下午,她的声音低沉而颤抖。
往常,接送小女儿宇洁上下学是陈少芬雷打不动的事。从家到盐城市响水县实验中学的5公里路程,她骑着电动自行车,无论刮风下雨从未间断。可10月10日,陈少芬突然头晕的厉害,骑车时眼前发黑,险些连人带车栽进路边的水沟。10月11日下午,她正准备撑着身子去接小女儿,这时候大女儿雨涵已经放学到家了,她看着母亲苍白的脸,十分心疼的说道:“妈,你这两天身体不好,在家好好休息,我去接妹妹。”陈少芬犹豫了一下同意了,却没料到,这个满是心疼的决定,成了全家挥之不去的噩梦。
当天下午16时50分左右,姐姐雨涵骑着电动车载着妹妹,从学校出来行至响水县苗寨大桥拐弯处,正欲上桥一辆大货车从对面驶来,剧烈的撞击声后,两个女孩连人带车倒在地上。“我赶到的时候,妹妹还卡在车底,脚底下全是血……”陈少芬说,她疯了似的跑到现场,大脑一片空白,只听见小女儿微弱的哭声,货车司机是个30多岁的男人,只说了句“我也不想”,就再没了下文。
事故发生后,宇洁先被送到响水县人民医院,可医生一看伤势就摇了头:“脚伤太严重,我们治不了。”紧急转往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后,检查结果让全家的心凉了半截:左脚脚面皮肤完全缺失,筋断骨裂,右脚大拇指骨折血肉模糊,必须尽快做连接脚筋和精细的植皮手术,当地医院的技术达不到要求。
“孩子不能等!”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生当即建议,转往骨科领域权威的苏州市瑞华骨科医院。当天晚上,120救护车一路拉着警报,载着宇洁奔赴苏州,抵达医院已近深夜11点,在苏州一家印染厂打工的父亲王金国闻讯赶来,看到女儿重伤的样子,当场就掉了眼泪。让夫妻俩稍感安慰的是,苏州瑞华骨科医院一句“先救孩子,费用后续再说”,便立刻将宇洁就推进了手术室。
10月11日晚的第一次手术持续了4个多小时,医生成功为孩子接骨、接筋,用钢钉固定住双脚,总算暂时稳住了伤势。
10月16日,宇洁又被推进了手术室——这次是接血管和植皮。因为左脚脚面血管严重缺失,医生只能从她的大腿上取下一块皮肤,小心翼翼地移植到脚面,再一针一线缝合血管,确保皮肤能存活。“肉是植上去了,能不能长得好,还要看这几天的恢复情况。”陈少芬现在每天24小时守在病床边,陪着女儿。医生的话,让她焦虑不安:如果恢复顺利,宇洁还需要第三次手术去钢钉,可要是脚面皮肤坏死,就得再次植皮,手术次数可能增加到4、5次,整个治疗周期至少要半年。“孩子本来就瘦,大腿上没多少肉,要是再植皮,她得多疼啊……”陈少芬一边说,一边抹着眼泪。
漫长的治疗之路,还伴随着沉重的费用压力。10月16日,医院的缴费单送过来了,仅第一期就需要10万,50岁的王金国四处奔波,向亲戚朋友挨个借钱,又在水滴筹上发起求助,好不容易筹到了10万,勉强交上了费用。可医生告知,整个治疗下来,费用可能需要20多万,这对于仅靠王金国每月几千元工资维持生计的家庭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家里还有70多岁的老母亲,今年8月刚装了心脏起搏器,现在没人照顾不说,当时那笔手术费已经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还跟亲戚借了好几万。”王金国满脸无奈与愧疚,自从女儿出事之后,他就没有心思上班,每天都在为筹钱发愁,“要是钱凑不够,孩子的脚怎么办?我实在不敢想……”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为此联系了王金国一家居住地苗寨村居委会,居委会孙书记表示,已安排网格员在辖区各居民微信群,转发了王金国女儿的困境求助信息,呼吁知情邻里通过水滴筹平台伸出援手,同时居委会也准备向镇政府相关部门反映,希望能为这个家庭争取到政策帮扶。
如今,病房里的宇洁还不知道治疗要持续多久,只是时常拉着妈妈的手,小声问:“妈,我的脚何时能好?我什么时候能回到学校呢?”而关于这起事故的责任认定书,截至目前,交警部门仍未出具,货车司机至今也没有打过一个电话,20多万的治疗费、孩子未知的恢复情况、悬而未决的责任认定,像三座大山压在这个普通家庭的肩上,让夫妻俩陷入了深深的绝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周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