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无人机观鸟撞亡大雁”引热议!保护区工作人员称:已印发倡议书并派人开展现场劝导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03 20:49:00
近日,山东东营黄河口正处于候鸟集中栖息的黄金时节,万鸟翔集,场面壮观。然而,11月1日,多名网友通过社交平台发帖爆料,称一只大雁在当地被无人机撞击,随后当场死亡。该事件迅速引发网友广泛关注与讨论。
根据一位目击网友介绍,事情发生在2025年11月1日下午5点半左右,在东营滨海大道知青小镇牌子西侧,有人低飞无人机将大雁撞死,大雁头部损伤当场死亡,此外现场有人报了警,但当时涉事无人机很快就被收走了,具体是谁在飞该网友并没有注意到。此外该网友称,这是他第一次去现场观鸟,之前在网上也看到有人呼吁禁飞无人机,身为无人机爱好者的他,还心存侥幸,想着或许能用无人机长焦拍摄,不干扰鸟儿。他告诉记者:“这件事情亲眼目睹之后我的心态就转变了,我认为应该严格禁飞无人机,哪怕是一万分之一的概率也不应该再发生类似事件。”此外有围观人士表示,当天鸟浪来时,忽然飞起了好几架无人机,甚至出现了无人机冲散鸟群的情况。
![]()
11月2日,东营文旅部门通过公开社交平台评论区发声,表示已经关注到多位网友反映无人机对鸟类造成干扰的问题,对此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已启动现场调研,并将联合生态专家评估影响,强化保护区管理措施。此外文旅部门称,设置无人机禁飞区需由中国民航局审批。并表示将积极协调市交通部门向空域管理部门提交公众建议,推动科学划定禁飞区或限飞区。同时,将联合公安、自然资源和保护区管委会等部门加强重点观鸟区域日常监督。即日起,在重点观鸟区域增设警示标识,加强巡逻劝导,开展爱鸟护鸟宣传等低碳旅游方式。
![]()
11月3日,记者就近日“无人机撞死大雁”一事,致电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咨询相关情况,一名工作人员回应称,已安排人员对大雁进行了处置。谈及后续防范类似事件的措施,该人员解释,由于保护区不具备执法权,目前主要从生态保护角度开展工作:一方面印发相关倡议书加强宣传,另一方面安排人员进行线下现场劝导,对相关人员进行劝离;至于具体处罚环节,需配合派出所及公安部门共同推进。
据悉,每年10月下旬至次年4月,是东营黄河口的最佳观鸟期,此时候鸟数量最多,丹顶鹤、天鹅、东方白鹳等珍稀鸟类均会在此停留。然而,无人机的肆意飞行,打破了这里原本的宁静与和谐 。一些无人机甚至会故意靠近鸟群,用噪音和光影刺激候鸟,让它们成群飞起,以满足拍摄 “鸟浪” 等壮观场景的需求。11月3日,东营文旅微信公众号再次对无人机追赶鸟群的行为发表申明:今后,在各类官方主办的摄影摄像比赛中,所有通过无人机追赶、惊扰鸟群方式所拍摄的作品,一经核实,将不再具备参赛资格。据了解,今年东营官方组织多场观鸟摄影比赛,包括围绕黄河口珍稀鸟类、湿地生态景观创作,展现候鸟活动姿态、种群互动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之美等主题。
记者搜索发现,不文明的拍鸟行为在各地时有发生,对鸟类的生存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根据光明网此前报道,在上海长风公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仙八色鸫吸引了不少“长枪短炮”,拍摄者离小鸟最近仅2米左右。他们不仅破坏绿化,还用食物、水引诱鸟儿,以至于这只鸟吃得太多,“快变企鹅了”。无独有偶,在北京官厅水库一带,保护人员经常发现有人为拍下“群鸟振翅起飞”画面,让无人机降低飞行高度或者穿梭于鸟群之中。
这些现象表明,不文明的拍鸟行为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面对频发的不文明拍鸟现象,加强规范与倡导自律刻不容缓 。早在2019年3月,国家林草局发文要求,要规范对各类观鸟活动的管理,引导公众树立文明观鸟、拍鸟理念,禁止未经批准擅自进入自然保护区观鸟的行为,严禁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观鸟,不得追逐惊扰野生鸟类,除科学研究等特殊用途外,严禁使用无人机拍鸟,更不得以拍鸟为名捕捉野生鸟类进行“棚拍”,干扰其正常栖息活动。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中国林业生态摄影协会等机构也曾联合发布《中国野生鸟类摄影行为规范倡议》,其中提到等候鸟类的自然行为进行拍摄,不要为了拍摄“飞版”而驱赶鸟;避免使用闪光灯;禁止使用飞行器在鸟巢上方拍摄等。
多说一句>>
文明拍摄鸟类,既需要有关部门强化规范与惩戒力度,织密法律的“防护网”,对违规行为严惩不贷;更依赖摄影爱好者的自觉自律,从内心树立起保护鸟类的意识,将爱鸟护鸟融入每一次拍摄行动中 。只有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与摄影爱好者齐心协力,才能真正守护好鸟类的生存环境,让这些美丽的生灵在大自然中自由翱翔,让生态摄影回归记录自然、保护自然的初衷 。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徐悦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