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

5 万张“小广告”牵出帮信罪 15 名电诈分子在淮安获刑 5 年以上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26 11:20:00

扬子晚报网11月26日讯(通讯员 赵德刚 马盼攀 记者 朱鼎兆)“原以为只是贴几张广告赚点快钱,没想到触犯了刑法!” 记者从淮安市中级人民法院 26 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日,淮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对一起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姚某因张贴 5 万余张涉诈广告为电信网络诈骗提供推广帮助,其行为已构成帮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而据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底,共有15名电诈分子在淮安获刑5年以上。

图为发布会现场

据悉,2025 年 1 月至 3 月,姚某在明知他人实施电信网络犯罪活动的情况下,受上家指使,利用打印机制作包含网络诈骗网站信息的广告贴纸,在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清江浦区等地的汽车后视镜等公共区域大肆张贴,累计张贴数量达 5 万余张,非法获利 2.4 万余元。被害人孙某某因扫描该虚假广告,不幸遭遇电信诈骗,直接经济损失达 49 万余元。经开区法院审理认为,姚某为电信网络诈骗提供广告推广帮助,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鉴于其到案后如实供述罪行、认罪认罚且主动退缴全部违法所得,依法对其从宽处罚,作出上述判决。

“随着科技发展与社会变迁,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呈现出作案手段隐蔽化、犯罪组织集团化、作案窝点跨境化的显著特点,给打击治理工作带来不小挑战。” 淮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二庭副庭长邱广胜在发布会上介绍。截至今年 10 月底,淮安全市法院新收电信网络诈骗一审案件 28 件 77 人,旧存 14 件 46 人,共审结 38 件 94 人,结案率高达 90.48%,涉案总金额超 4500 万元。

针对此类犯罪,淮安两级法院全面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实现 “宽严有据、罚当其罪”。一方面,对在犯罪中地位突出、作用关键的骨干分子依法从重打击,目前已对 15 名犯罪情节严重的被告人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形成强大司法震慑;另一方面,对因被诱骗胁迫参与、作用较小、主动退赃退赔且认罪认罚的被告人,依法从宽处理,充分体现司法教育感化的温度。同时,充分发挥财产刑惩戒与预防功能,累计判处罚金约 458 万元,从经济上彻底剥夺诈骗分子再犯罪的能力。

邱广胜表示,淮安两级法院将持续深化与公安、检察、银行等部门的协作配合,进一步完善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联合会商等常态化机制,凝聚打击治理合力。同时,积极参与社会综合治理,针对案件审理中发现的监管漏洞,及时制发司法建议,推动相关部门完善制度、堵塞漏洞,从源头上防范遏制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切实守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与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