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
首页 > 新闻中心 > 少年志

创新“亲子平行课堂”!南京市宝船小学心育节为爱赋能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5-22 17:29:00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遇见,为提高学生和家长的心理健康意识,共同营造一个阳光生长的生态圈,5月21日,“心手相牵·共筑成长桥”鼓楼区小学特色心育活动展示在宝船小学举办。亲子平行课堂、心理活动游园会、专家咨询指导……活动干货满满,深受家长好评。

以心育心,护航成长

校家社资源联动,创新实践路径 

据悉,宝船小学深耕心育土壤,构建了 “课程浸润、活动体验、家校协同”的立体化心育体系。宝船小学侯静副书记对学校心育工作进行了详细介绍,她表示,学校始终以“以心育心,护航成长”为核心理念,通过全员关爱导师制、“徐金兰班主任工作室”引领、打造学校“爱心小屋”、推出“宝船·父母学堂”、开发“小学+高校”协同模式等创新实践,以专业和温情,助力每一个生命的健康成长。 

“本次第五届心育节将以问题为导向,以实践为根基,重点开展家长赋能活动、学生成长活动以及教师提升活动。”侯静副书记表示,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打造更专业的心理教师队伍、升级“父母学堂”、深化“社区心理服务驿站”建设,在爱与专业的交织中,助力每一位孩子向阳生长,逐梦远航。

“对立”不如“对话”

创新亲子平行课堂,为爱赋能 

亲子沟通是家庭教育的永恒课题。在和家长的相处中,孩子们存在哪些沟通困惑呢?又有哪些沟通技巧?课例展示《我会和父母沟通》中,张楠老师以折纸游戏导入,通过心语剧场、情境模拟等内容,让学生认识到沟通中情绪管理、需求表达的重要性。

“先平复好心情”“要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要学会换位思考”“不要一直否定爸爸妈妈的想法”……谈及课程的收获,学生们畅所欲言,纷纷表示回家后要学以致用。 

为了让家庭教育从“经验式”转向“专业式”,真正实现家校携手、同心同行,围绕亲子沟通的主题,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王云强教授给家长们带来了一节精彩的《我会和孩子沟通》。结合自身经历,他循循善诱,指导亲子沟通技巧的同时,也教会家长用孩子的视角看世界,用尊重的态度倾听心声。 

课程结束后,孩子们上台和家长敞开心扉,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家长们感慨颇深。二(5)班的吴妈妈坦言,这节课让她意识到了自己在亲子沟通上的不足,“对立不如对话。这次活动提供了亲子沟通的正确范式,给予了我们切实可行的方法指导,很实用。”

“儿童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王云强教授表示,希望这次活动能够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一方面,希望家长们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另一方面也希望他们能够从全面成长发展的角度认识孩子。”

侯静副书记告诉记者,“亲子平行课堂”是学校本届心育节的一次创新,打破了传统“家长讲座”单向输出的模式,首次尝试“师生共学+亲子共修”,其设计初衷源于对家庭教育中“双向沟通”需求的深刻洞察,“我们注意到孩子渴望被倾听,却不知如何表达,而家长想传递关爱,却因方法不当引发矛盾。这种双轨并行的设计,既能让家长与孩子同步学习,又能通过课后实践任务推动家庭内部的对话沟通。”

游园会、一对一咨询

活动干货满满,家长一致点赞 

“情绪拼图大冒险”“心愿魔法墙”“烦恼漂流瓶”“能量瓶变变变”……心理活动游园会中,每个游戏摊位前都挤满了前来体验的学生。在老师们的指导下,或写下自己的烦恼、心愿,或通过卡牌了解自己的个性和优势,或用画笔描绘自己的情绪地图……他们在游戏互动中探索自我内在情感,提升自我认知。 

本次活动特邀深耕心理健康教育一线以及来自高校学术领域的专家,通过提供一对一指导咨询,帮助家长答疑解惑。采访中,记者发现,家长们普遍更关注家庭关系、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养成、心态调整等问题,“随着孩子长大,我们作为家长也要不断学习,自我成长。这次活动来了14位专家,机会难得,我咨询了很多跟孩子日常相处中面临的难题。”五(3)班的徐妈妈笑着说。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教育本质的回归,更是培养完整人格的基石。”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罗嫣才老师对活动给予充分肯定,“这次活动打破了校园围墙,既联动了校家社的资源,又创新了形式,期待更多的孩子可以在专业和温情的守护下茁壮成长。”

通讯员 侯静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李晨


校对 陶善工

少年志编辑 夏诗怡

拍摄 薛超

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