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首次”超亮眼!南京这场市级教学竞赛AI含量爆表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06 18:50:00
近日,由南京市电化教育馆(南京市教育信息化中心)主办的“2025年南京市数字化教学优质课竞赛”落下帷幕。参赛选手在模拟课堂、实时点评、跨学科融合等创新环节中,展现了数字化教学的新探索。经过激烈角逐,14位参赛选手获得特等奖,44位参赛选手获得一等奖。
2025年南京市数字化教学优质课竞赛结果
![]()
2
![]()
![]()
![]()
![]()
![]()
据统计,本届赛事的第一轮,由各区和直属学校推荐,超过300名教师参加,参赛规模创历年之最。从繁华都市的名校到宁静偏远的村校,从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到朝气蓬勃的教坛新锐,参赛教师们跨越地域与资历,共同汇聚在“数字化教学”场域。赛场内,教师们对AI学伴、虚拟实验室、在线协作平台、智能评价系统等数字化工具的使用愈发成熟。
本届竞赛首设“实时点评”环节,即每位选手在完成自身12分钟模拟课堂展示后,需立即转换角色,作为“观察者”与“评论员”,对下一位选手的展示进行限时2分钟的精准点评。此次将点评质量计入个人总分的赛制创新,将比赛的维度从单一的教学执行,拓展至深度观察、即时分析、批判性思维与共建共享能力的综合较量。赛场气氛因此更加紧张激烈,也更具思维碰撞的魅力。
![]()
本届竞赛首次在小学和初中艺术组别尝试音乐与美术的跨学科融合。参赛教师需要设计同时涵盖两个学科内容的综合课程,这一创新要求为艺术教育带来了新的探索。
![]()
进入第二轮现场教学评比的选手们,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评委”——智能研修系统。这套系统通过在比赛现场部署的多角度摄像头、拾音设备,全方位、无感知地采集师生互动、课堂发言、行为轨迹、注意力集中度等多维数据。教师提问的开放度如何?学生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几分?课堂节奏是张弛有度还是过于紧凑……系统都能生成量化的分析报告和可视化的图表,提供课堂观察数据。
“引入智能研修系统,并非要用冷冰冰的数据取代人性化的评价,而是为了构建一个‘人机协同、科学精准’的新型评课模式。”赛事负责人强调,“它能帮助我们发现教师自身难以察觉的教学盲点,让教学反思有据可依,让专业成长路径更加清晰。”
本次数字化教学优质课竞赛不仅是一场技术应用的展示,更是一次教育理念的深刻变革。从AI辅助评价到跨学科融合实践,从智能研修系统的科学诊断到教师之间的专业对话,南京教育工作者正在探索一条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
通讯员 冯杨 曾文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