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天下事

故宫百年展明起开放 《五牛图》《清明上河图》等将亮相

来源: 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5-09-29 14:21:00

2025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9月30日起,“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展览在午门展厅对观众开放。展览分为“一脉文渊”“百年传承”“万千气象”三个单元,展出文物200件(套),立体式阐释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全方位展现故宫博物院从萌芽诞生到曲折成长,从步履维艰到阔步前行,从探寻求索到锐意创新的发展历程。《五牛图》、《清明上河图》、《伯远帖》、金瓯永固杯、莲鹤方壶等文物亮相本次展览。

陈斌摄

为了系统总结和凝练故宫博物院从紫禁城到博物馆的百年历程,故宫博物院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特别策划举办“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展览。本次展览以院史为主题,采用文物与档案明暗双线相结合的叙事方式,系统呈现故宫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承载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汇聚地、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见证、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的丰富内涵,全方面展现故宫博物院的百年发展历程和故宫人诚敬典守、匠心传承的精神,立体阐释百年来故宫博物院与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发展脉络,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故宫人牢记嘱托、砥砺前行的使命担当。

陈斌摄

展览分列“一脉文渊”“百年传承”“万千气象”三大篇章,精心遴选文物200件(套)进行展出。

午门西雁翅楼展厅以“一脉文渊”为主题,分列“天府永藏”“紫禁初开”“故宫新生”三个部分,系统展现中国宫廷收藏的接续、存藏和利用,揭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同时再现故宫博物院的成立、完整故宫保护计划的通过、故宫文物南迁和中轴线测绘等历史事件,生动阐述故宫博物院早期在文物保护、研究方面的艰辛探索。

午门正殿展厅以“百年传承”为主题,分列“国宝汇流”“古物重光”“殿宇生辉”三个部分,以文物回购、拨交和捐献的视角讲述故宫博物院藏品体系建构历史,展现故宫文物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以书画临摹复制和文物修复的技艺展示,全面呈现文物保护的技艺传承,通过宁寿宫、养心殿内檐装修、太和殿大修、故宫及北京中轴线申遗,展现古建筑保护修缮的创新实践。

陈斌摄

午门东雁翅楼展厅以“万千气象”为主题,分列“文明赓续”“华章共谱”“太和充满”三个部分,系统展现故宫博物院在立足时代发展要求,深入发掘阐释故宫承载的中华五千年文明突出特性及其时代价值,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文化功能。

从“一脉文渊”到“百年传承”,再到“万千气象”,展览的三个篇章共同绘就故宫博物院历经风雨、继往开来、守正创新的壮阔百年,凝聚着社会各界同心同行的协作力量。希望本次展览能给观众带来丰富的精神滋养和智慧启迪,增进观众对故宫和故宫博物院的了解,激发更多人对中华文明的价值认同感,从而深植文化自信,让凝结在文物中的民族智慧成为连接历史与未来、凝聚社会共识的精神纽带。

陈斌摄

百年风雨,百年守护。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成立。这座历经明清两代王朝的皇家禁苑,自此变为向全民开放的文化殿堂。早期的故宫博物院诞生于民族动荡的时代中,克服了体制变革、社会经济落后带来的极端困难,并在抗日战争中成功组织文物南迁。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故宫博物院事业发展翻开新的一页,古建修缮保护工程扎实推进,文物藏品管理体系持续健全,展览工作不断发展。改革开放时期,故宫博物院逐步完善博物馆配套基础设施,不断发展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及传播体系。进入新世纪,故宫博物院先后启动建院以来最大规模的故宫整体维修保护工程和历时七年的文物清理工作,推动故宫完整保护,各项事业迅速发展。

“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展览展期为2025年9月30日至12月30日。展览不单独售票,实行预约制参观,观众可通过“故宫博物院”微信小程序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