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安全性能提出新要求!地铁车辆技术标准迎来变化
来源: 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5-11-17 16:46:00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地铁车辆通用技术条件》(GB/T 7928—2025)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系统》(GB/T 46749—2025)推荐性国家标准,两项标准将于2026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地铁车辆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核心装备,直接关系广大乘客出行安全和乘车体验。为推动我国地铁车辆更加安全、智能和绿色,提升百姓出行舒适度,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对《地铁车辆通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进行修订,重点在以下四个方面对地铁车辆提出新要求:
一是突出安全性能。增加应急情况下的新风量指标和车内照明指标,对车辆运行、电磁兼容、防火阻燃、紧急疏散等安全性能提出更高要求。
二是提高智能水平。完善地铁车辆控制和管理系统要求,装配智能终端,提高在状态监测、通信系统、视频监控等方面的配置。
三是坚持绿色引领。完善地铁列车噪声限值指标,减少噪声污染。细化车辆加减速能力要求,提升车辆动力性能利用率,鼓励轻量化设计,降低车辆运行能耗。
四是提升舒适便利度。新增冬季车厢内温度要求,提高乘客冬季乘车舒适性。优化车门高度和宽度设计,满足乘客快速通行需求。
站台屏蔽门系统是保障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重要设施,能够有效防止乘客跌落或闯入车辆运行区域。为进一步提升群众地铁出行的安全性,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制定《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系统》国家标准,该标准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站台屏蔽门提出新要求。一是突出系统可靠运行。明确屏蔽门在各种工况下的机械性能、电气性能和控制功能要求,包括抗风压强度、疲劳寿命、障碍物检测灵敏度等,确保其在复杂运营环境下稳定可靠。二是提高安全防护水平。对与乘客安全直接相关的门体与信号系统联动控制、应急解锁装置、间隙探测等要素提出严格规定,全方位构筑安全防护网。例如,标准要求屏蔽门在关门过程中要具有障碍物探测功能,如遇到“冲门”乘客,将通过与信号系统联动控制,及时停止关门并自动打开,避免夹伤乘客。三是强调统一接口。要求屏蔽门系统与信号系统等关键设备采用统一的接口标准,有利于降低系统集成难度,提升不同厂商设备间的兼容性,为后续的维护和升级改造带来便利。
这两项标准的发布实施,将为我国地铁车辆的设计、制造和检验提供更加安全和智能的依据,对于推动地铁车辆设备更新具有重要意义;将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的设计、制造和检验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将显著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安全水平。林丽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