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体育

致敬,那抹滚烫的“江苏红”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21 14:11:00

第十五届全运会的主火炬今夜将在深圳夜空缓缓熄灭,冬夜的微凉里,却有一抹炽热的色彩始终灼烧着记忆——那是江苏健儿身着红色队服,在赛场上用拼搏与坚守点亮的“江苏红”。金牌的光芒或许会随时间淡去,但那些超越胜负的瞬间、那些刻着体育精神与江苏风骨的身影,早已化作这个初冬最暖的光。

这抹“红”,是张雨霏身披国旗时,脸上混着汗水与泪水的坚定笑容。作为中国泳坛的领军者,她在女子100米、50米蝶泳赛场摘得“双冠王”,密集赛程下的每一次转身、每一次冲刺,都是对“拼到最后一刻”的生动诠释。她总在采访中轻描淡写地说“很累”,却在国家与家乡需要时,从未有过半分迟疑地扛起重任。这份坚持,无关个人荣耀的证明,只为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与热爱——这抹红,是赤子之心的滚烫温度,是藏在笑容里的家国情怀。

这抹“红”,是石宇奇鱼跃救球时,眼中从未熄灭的坚毅火光。他曾历经低谷沉浮,却从未向命运低头;本届全运会,他带着那颗“冠军的心”强势归来,关键分上的沉着果敢,为江苏羽球男团夺冠立下汗马功劳。即便在后续男单赛场因伤坐轮椅退场,那份拼至最后一刻的倔强,仍让全场为之动容。他用背影告诉我们:没人永不跌倒,跌倒后要能带着伤痕重新站起,且比过往更加挺拔——这抹红,是淬火重生后的炽热锋芒,是逆境中不屈的脊梁。

这抹“红”,是江苏女排凭借全队完美发挥,以3比0完胜山东队,时隔八年再度站上全运会最高领奖台的众志成城。从2017年惠若琪、张常宁、龚翔宇这三位奥运冠军引领的“黄金时代,到如今新老交替后的重夺冠军,这支冠军之师不仅复刻了八年前联赛与全运"双冠王"的辉煌,更以梯队建设的丰硕成果,宣告江苏排球的荣耀传承正式迈入新阶段。"这场胜利是团队协作的结果。"赛后,主教练施海荣评价说。的确,没有正是江苏女排拧成一股绳的齐心协力,哪有这一刻的荣耀。——这抹红,是同心同德的凝聚力量,是集体荣光里的赤诚担当。

像这样的荣光这次全运会还有很多:江苏女足时隔12年重返最高领奖台、盛李豪射落全运会个人首金、江苏赛艇跨越20年1金1银3铜创历史……他们共同铸就了这抹红最灿烂的底色。

但这只是“江苏红”光彩的一部分。这抹“红”,更是那些与金牌擦肩而过,却同样闪耀着光芒的身影。乒乓球混双决赛中,蒯曼/陈垣宇对阵经验丰富的“诗与远方”组合,少年意气敢打敢拼,虽憾负摘银却赢得全场掌声;男子花剑赛场,15岁的邹天一对阵奥运选手许杰,逆风追赶间用15剑拼出青春锋芒,银牌背后是超越年龄的坚韧;羽毛球老将何冰娇虽憾负陈雨菲,告别赛场时那句“拼到这一天没有遗憾”,道尽了坚守与热爱。还有那些累到瘫倒在田径赛场的选手,那些甘当人梯、传帮带的老将,那些初登大赛、眼中闪烁未来之光的小将——他们或许不是领奖台的焦点,却用每一分拼搏、每一次坚守,共同筑起了江苏体育最坚实、最动人的基座——这抹红,是生生不息的精神传承,是薪火相传的希望之光。

全运赛场,是竞技的舞台,更是精神的试炼场。江苏健儿们用一次次奋不顾身的冲刺、一次次绝地反击的倔强、一次次温情相拥的默契,生动诠释了“坚韧不拔、勇攀高峰”的江苏精神。那些藏在汗水里的坚守、那些刻在笑容里的热爱、那些融在团队里的担当,远比奖牌榜的数字更具力量,更能彰显江苏体育的温度与厚度。

圣火虽熄,精神不灭;这抹红,终将在岁月长河中愈发鲜艳,照亮更多人砥砺前行的路。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袁建阳  视频剪辑:袁建阳

(本文视频和图片素材来自江苏省体育局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