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旅

一处文商旅融合的样本|六边形全能“战士”,让City Walk不止逛吃打卡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26 17:28:00

“踩着月光穿越回大宋”,“夜景天花板”,“比绘本更生动的历史课”,“和古人一起嗨”,“为一场戏赴一座城”……这个暑假,小红书上满是“彭城风华”的“自来水”。这场国内首个以苏轼为题材的大型湖岛实景演出,自2023年推出后一直好评如潮,以其文化底蕴、歌舞戏剧、湖光山色、趣味互动、沉浸体验、科技加持等诸多优势,不仅成为外地游客的打卡首选,也吸引了徐州本地人一刷再刷。

如同“彭城风华”,作为文旅融合样本的彭城七里,也以均衡的六边形全能之姿,不仅成为周边片区City Walk的重要目的地,更是长三角、中原、华北等更广泛区域游客心目中的“网红”、“长红”。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烨 马志亚

深厚底蕴:文旅“富矿”的厚重积淀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夜幕低垂,云龙湖上华灯璀璨,映照粼粼波光,苏轼与徐州的一段情缘徐徐拉开帷幕。观演船上,汉服的船娘娓娓道来:“北宋时期,苏轼被任命为徐州知州,弟弟苏辙千里相送,苏轼在徐州两年间,抗洪、冶铁、劝农耕桑,在徐州的云龙山水间留下如诗如画的苏轼足迹和人文佳话……”

一个多小时,3.3公里航程,游客一路追随苏轼,领略900多年前徐州的繁华盛景,目睹苏轼与徐州从相识到别离,特别是带领徐州军民抗洪守城的感人故事。


这是“比绘本更生动的历史课”,有观众评价道。

“2023年3月推出的,将云龙山水和苏轼文化有机结合的‘彭城风华’大型实景演出,开演2年来,既叫好又叫座。平均每年接待15万游客,其中70%左右是外地人,每年的总营收3000万元左右。”徐州市文旅集团彭城七里公司副总经理龚磊介绍说。

文化是“彭城风华”成功的首要秘诀,而彭城七里的诸多博物场馆、景区、街区,也都以深挖文化,作为树立品牌的基石。

今年8月1日试运营的饮食博物馆,就是徐州饮食文化的荟萃。文庙是儒家文化的经典,户部山则是楚汉文化、运河文化、民俗文化、明清文化等的集合体。


城下城遗址博物馆

“在《徐州历史文脉——彭城七里项目展示馆群》中,共规划了1+26个文化展示场馆,包括徐州博物馆、城下城遗址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等已建成的12个场馆和彭城七里数字展示馆、状元文化展示馆、书画展览馆等15个规划建设的场馆。下圆墩遗址、华佗广场、黄楼公园等文化景观,也将从历史中‘走出来’。”徐州市文旅局副局长张伟表示,彭城七里项目正是通过对沿线历史遗存的改造提升,打造出一批具有文化内涵的网红打卡地,形成鲜活的“徐州标识”。

沉浸体验:在互动中一秒穿越


中午,徐州饮食文化博物馆内人头攒动。许老八包子铺、少华板面、胡记牌楼炸串、李家酱香猪蹄、丰储街丰记牛排老店……地锅鸡、蒜爆鱼、把子肉、炸串蛙鱼……近70家老字号,数百种本地特色美食、小吃,汇聚在这座全场景、沉浸式饮食文化博物馆中。其中还有歌舞表演,身着汉服的NPC(非玩家角色)与游客互动。


饮食文化博物馆的歌舞表演

“徐州饮食文化博物馆是由一处闲置近10年的酒楼改造而来,将地方美食与展陈装饰、主题演艺融为一体。8月1日试运营以来,平均每天游客量超过2万人,日消费金额20多万元,同时也提供了超过300个就业岗位。”龚磊介绍说。

沉浸式、体验感是最受游客欢迎的特点。家住附近的王忠阿姨自徐州饮食文化博物馆试运营以来,天天都带外孙女来“打卡”,吃是一方面,更是因为“好玩”。“昨天还带小外孙女来吹了个糖人,小兔子。”接受采访时,王阿姨开心地向记者展示她拍的视频。

“彭城风华”更是将“人在船中坐,船在戏中行”的氛围感拉满。3.3公里的航程中,近百名专业演员、多条演艺船,以“沉浸式表演、沉浸式观演”的方式,带领游客与苏轼同喜同悲。演出之外,你还可以与“苏轼”对弈,在百工坊体验传统手工艺,和NPC一起玩古代游戏。

在回龙窝非遗市集上,游客可近距离欣赏手艺人的精湛技法,在国潮汉风馆欣赏由专业院团带来的汉乐汉舞和传统戏曲。户部山古建筑群间,文创展销、相声、脱口秀、乐队演出,让老房子“酿”出文化新滋味。

时尚前卫:踩着时代的节拍与青春共舞

四千年文脉积淀厚重如酒、余韵如茶,但彭城七里也不乏灵动与时尚的一面,如一杯轻盈的气泡水、香甜的奶茶,让Z世代的年轻人找到了二次元的浪漫与活力。


文庙·东方街区广场,身着萝莉服的外地游客LILY,正站在青砖墙前摆POSE拍照。这里是潮人最爱逛的街区。去年四月开街,包括“Seesaw”徐州首店在内,共有近70家品牌入驻,相关业态头部标杆及徐州首进品牌达到70%。这里有青年亚文化品牌“公路商店”,有民谣餐厅、鲜啤酒吧、中古店。与学子的朝圣之地文庙,及高大的“江北第一楼”比邻而居,飞檐青砖与时尚店招形成古今对比的强烈反差,打造出小红书上最受欢迎的徐州打卡“机位”。“不在XX,在徐州”成为招牌标签。

在历史文化街区户部山的运营中,“潮”的关键词也被充分考虑。“老盐店片区小院落是特色,招商的方向是徐州的老字号,做一些有特色的轻餐饮。茶街,将打造成主理人街区,以文化创意类店铺、网红餐饮、清吧为主,突出文化味、匠人精神,比如专研一碗面的小餐馆。户部山东侧的老物华纺织品市场及周边,将改造为国潮酒店,以及旅拍集散地。”龚磊介绍道。

博物馆的展陈也打破刻板印象,加入了高科技手段和时尚元素。下圆墩遗址旁的数字展示馆正在加紧建设中,未来将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展示彭城七里沿线的历史遗存,让文物动起来。遇见博物馆即将开馆。此前这个时尚文化品牌只在北京、上海设立场馆,进驻二线城市还是第一次。


身着汉服的游客在徐州饮食文化博物馆前自拍打卡 刘洋摄


“推动文商旅居融合,实现共同发展”,这是彭城七里三大工作目标之一。为了将千年文脉打造为文旅消费新场景,徐州市专门成立了彭城七里公司全面操盘。

不负重望,彭城七里逐渐展露出“网红”之姿,成为社交媒体平台上一匹黑马,傲人的销售数据便是最好的证明。

以文庙·东方街区为例,目前日均接待游客3万人,节假日达到6万-8万人。徐州博物馆上半年接待参观人数 103万人次,同比增长 28%,文创销售额同比增长60%。据美团数据显示,彭城七里文脉片区文旅消费规模,在全市文旅消费中占比达到了 64.3%。

从“网红”到“长红”,龚磊认为,彭城七里与徐州一样,是以六边形全能的强大优势成功“出圈”。

交通,京沪与陇海两条大动脉交汇的枢纽地位,让徐州成为全国27个铁路枢纽中唯三的地级市之一,南京、郑州、济南、合肥1小时通达,3小时直抵北京、西安、武汉、上海、杭州。

美食,徐州不仅有烧烤,地锅鸡、把子肉、羊肉汤……堪称肉食者天堂。

文化,四千年文脉,精彩看不够。

博物馆、街区、景区、演出,总有你喜欢的一款。

再加上政府的大力推进,促成了文旅项目与游客的双向奔赴。

明明可以靠颜值,偏偏还那么有内涵。难怪彭城七里成了文旅界 的优等生,City Walk的核心目的地。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