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旅

双节文旅成绩单出炉!江苏迎客超6000万人次,异地消费全国第一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08 21:47:00

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假期落下帷幕,江苏文旅市场交出亮眼答卷。根据江苏智慧文旅平台监测,并按照文旅部假日旅游数据测算方法测算,国庆中秋假期(2025年10月1日至8日),全省接待国内游客6075.15万人次,游客总花费644.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48%和23.73%,日均分别增长8.92%和8.26%。

银联商务数据显示,假期前七天(2025年10月1日至7日),全省异地文旅消费208.69亿元,同比增长25.89%;占全国的9.74%,保持全国第一。

另据相关平台数据显示,假期前七天(2025年10月1日至7日),百度迁徙平台江苏接待国内游客量全国第二,美团平台江苏旅游订单人次及消费金额均居全国第二,途牛平台江苏旅游订单量全国第二,携程、同程平台江苏旅游订单人次均居全国第三。

产品供给提质升级,流量变“留量”

假日期间,全省联动推出4200多项文旅活动,为游客提供集艺术展演、文博展览、互动体验于一体的文旅大餐,推动文旅消费从“流量经济”向“质量经济”跃升。红色文化与节庆氛围深度融合,雨花台、新四军纪念馆的沉浸式讲解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全省重点文旅场所挂满五星红旗,“中国红”与秋日景致交相辉映,南京“笪桥灯市”、徐州第三届“龙湖升明月”月圆夜、镇江“苏东坡金山邀月”主题演艺等,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在无锡、苏州等地组织开展“茉莉花开·家门口赏好戏”30场活动,以戏曲、音乐、舞蹈、曲艺、杂技、木偶、小品等多种艺术表演形式,将优质文化资源送达基层。

演出市场成为文旅消费新引擎。“跟着演出去旅行”“跟着音乐去旅行”已成为趋势潮流。大麦网数据显示,假期前七天,全省共举办1490场演出活动,观演人次58.85万、同比增长107%,票房收入4.14亿元、同比增长117%。常州太湖湾音乐节4天吸引14万乐迷,苏州太仓元气森林音乐节3天接待9万多观众,南京汤山华晨宇火星演唱会3天近11万观众到现场打卡。非遗与潮玩碰撞出新火花,620余场非遗展演活动通过南通文旅乐购嘉年华、扬州非遗文创市集等载体,让游客在体验中消费。

“苏超+旅游”融合模式成效显著。结合假期4场“苏超”淘汰赛,各地实施“票根+”优惠措施,推出20条“跟着苏超游江苏”旅游线路和景区门票减免、文旅消费优惠券、特定人群优惠、免费体验、免费交通服务等150余项暖心惠民措施,以文旅市集、“第二现场”等活动丰富观赛体验。联合携程开展“水韵江苏·苏式新旅程”官方直播,“赛事+旅游”叠加效果更加显著。假期已进行的3场比赛带动南京、徐州、南通3个主场城市比赛日A级景区接待游客249.62万人次,同比增长11.45%,其中接待外地游客181.11万人次、同比增长13.38%。银联渠道异地文旅消费9.58亿元、同比增长33.73%。

89家博物馆延时“点亮”夜间消费,多地发放消费券提升旅游体验

文化服务夜间升级,激活夜间文旅消费活力。全省89家备案博物馆延时开放,其中40家同步推出主题夜游夜演活动,南京博物院“盛世华彩·乐享南博”、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夜游运博·千年流光”成为亲子家庭与文化爱好者的夜间热门打卡地。数据显示,假日期间全省备案博物馆(纪念馆)共接待观众724.04万人次,同比增长13.58% ,文创收入达3966.49万元。同时,全省75家省级以上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联动发力,策划开展演艺展览、市集展会、观赛互动、游园体验等137项特色活动,让江苏的“夜经济”更具文化味。

各地惠民举措同步落地,让游客感受“苏式温暖”:徐州发放2300万文旅促消费大礼包,镇江发放20万文旅消费券,苏州面向教师群体和2025级高校新生发放观演礼包。“苏心游”公共服务平台开展35场线下惠民活动,吸引7万人次游客体验景区客流实时查询、定制专属行程规划等功能。各地还开通免费接驳交通、提供行李免费寄存、开放机关事业单位免费停车位及机关食堂,为游客出行提供便利。南京钟山风景区通过预约停车和AI智能识别的方式优化景区周边交通;扬州通过升级“下扬州”微信小程序实现“一部手机游扬州”;常州开通4条免费旅游直通车,对外地游客实行公共交通免费乘坐政策;连云港开通高铁站至花果山、连岛的景区接驳专线,盐城市对道路边的上万余个收费类停车位实行假日全部免费。

志愿服务队伍成为假日里的“风景线”。南京6000余名文旅志愿者身着特色“IP”服装,活跃在重点景区、文博场馆、美丽乡村,提供文明引导、秩序维护、公益讲解和特殊群体帮扶服务;扬州千余名身着橙色马甲的“小橙子”志愿者,在高铁站、瘦西湖、个园等关键点位,用微笑与专业服务为游客护航。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记者 金雨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