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风清 | 吕 恩:“就叫我声大姐吧!”
来源: 紫牛新闻
2023-12-26 15:42:52
面对这个陌生的名字,读者或许会问吕恩是谁?吕恩就是吕恩。她是我国著名的表演艺术家,她自谦“我是一片绿叶”,在我看来她是一朵红花。
吕恩,江苏常熟人,本名俞晨,青年时代热爱演艺事业,父母坚决反对,认为“戏子”低人一等。吕恩为追求自由与光明跑到重庆,报考剧专。但她是“孝子”,为不“辱”俞氏门楣,从外祖父姓吕,易名吕恩,“恩”以示戴德感恩之意。
吕恩于二〇〇八年到南京看望她的“师妈”金玲(陈白尘夫人)时,我才有缘识荆,此后的几年间我们的过从甚密,四五年中,她致我的函札(含电子邮件)有六十通之多,电话更是周周不断。她的信最初是手写,她性急嫌纸信走邮局太慢,后渐渐地学会用电脑发邮件;而我不会打字,复她的信先手写,拍成照片,再发她邮箱。
吕恩当年结识的剧坛人物都是大师:俞上沅、曹禺、张骏祥、黄佐临;她曾与白杨、张瑞芳、秦怡、金山配戏,所以她对我说她是“跑龙套”的,是“绿叶”,专衬“红花”的。她的演艺生涯从《清宫外史》中瑾妃起步,演过花枝招展的交际花、又老又丑的老妓女;也演过主角,她是解放后第一个在话剧《雷雨》中饰繁漪的。
吕恩的文化水平不高,但她的人生阅历太丰富了,除演艺界的名人外,她与张大千、徐悲鸿、叶浅予等都有交往。她有一肚子故事,想把它写出来,可限于文化水平,不能如愿。收在此的这些信都是我们相识后谈写作的。最初,文稿由她手写或请人打印后寄给我,我在纸上改好退给她,她再改一遍寄我,最后由我定稿后代转相关报刊,就这样不间歇的往返。她写重庆二流堂堂主唐瑜的仗义,写胡蝶的风骨,写周璇的“犹太”(吝啬),写曹禺的温情、张骏祥的严厉、郁风的良善,都是通过细节表现,活灵活现。当然还写过她与“怨偶”吴祖光的往事。唐瑜八十八岁大寿,二流堂人马全部聚集为寿星庆寿,那时吴祖光已有点老年痴呆了,饭桌上光吃饭不说话了。餐毕,他突然对唐瑜夫人李德秀说,“想与吕恩照张相”,吕恩大大方方地与吴祖光合了影。此成永诀。
四十年代,徐悲鸿在四川曾为她画张《猫》,“文革”中这只“猫”被造反派“捉”去,后来这只“猫”又被林彪“养”了起来,林彪折戟沉沙,这张画流入故宫博物院。张大千在香港时曾送吕恩一张《仕女》,“文革”时与《猫》一同被造反派抄走,这画被康生索去,有趣的是这画后来也流入故宫博物院。因这两张画都有上款,后来落实政策时物归原主。吕恩以此写了篇《寻猫记》,很好玩。
吕恩的故事,经她写我改并推荐,四五年间陆续发表在香港《大公报》《人民日报》《文汇报》和《人物》杂志上。后来我向董桥推荐,董桥说“吕恩的稿子我都要”,一气发了她十多篇。她的《寻猫记》在《苹果日报》发表后,反响奇好,一位与她失去联系几十年的香港老友因此又联系上。
吕恩是位心直口快心地善良之人。建议大家看:二〇一一年二月的那封信,简直让我乐坏了。她见我称张素我(张治中女儿)为大姐,问我为什么要称她为先生?“以后请你不必称我先生,我们是平等的,我倚老卖老,就叫我声大姐吧!”其实,她比我老妈还大三岁!
张昌华
校对 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