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一下,黄豆酱和酱油起源于中国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5-27 17:57:00
5月27日在微博热搜,由韩国申遗,引发黄豆酱和酱油起源于哪里的相关讨论。采访中,出过专著《酱油 独有的中国味道》的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副教授李昕升告诉记者,这个话题不新鲜了,但说黄豆酱和酱油起源于中国是顺理成章的。
李昕升科普说,酱油衍生于豆酱,大豆和醢(肉酱)、植物酱(包括豆酱)都起源于中国。《周礼》中就有关于“醢”的记载,“醢”可以追溯到商朝甚至更早。汉代经学家郑玄给《周礼》作注曰:“作醢及臡者,必先膊干其肉,乃后莝之,杂以粱麹及盐,渍以美酒,涂置甀中,百日则成矣。”后随着农耕技术的进步,豆类逐渐替代动物原料成为制酱的大宗原料。
比较明确的记录是东汉崔寔《四民月令》中记载的,“正月可作诸酱,上旬炒豆,中旬煮之,以碎豆作末都。至六七月之交,分以藏瓜。可以作鱼酱、肉酱、清酱。”这里说的“清酱”或者说“酱清”就是我们今天的酱油。
总体上,先秦以醢类为主,菹类的大部分属于植物酱。到了汉代“准酱油”时期的液体酱清,在形态和功能上已初具雏形。从半流体酱品或固体豆豉到液体调味品,这一变化是酱油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关于酱油,2024年底一部热播纪录片《酱油是什么》第一集也从历史、科学、美食等不同板块探寻酱油的前世今生,力证酱油文化起源于中国、发展于中国、繁荣于中国。
时光回溯至三千多年前的周朝,贵族餐桌上一碟碟精致的肉酱——“醓醢”,这便是酱油的前身。那时候吃酱是一件颇具仪式感的事情。先是孔子把“学会蘸酱”作为一种礼仪规范,写进《礼记》里;再是贾思勰把最古老的制酱工艺写进《齐民要术》中;秦朝统一了“酱”的写法后,把“酱”的制作工艺融进偏旁部首中,使身处各地的中国人,只要认识“酱”这个字,就获得制作“酱”的方法。“酱”在当时中国人餐桌上地位可见一斑。
“酱油是什么”的答案,藏在自然与科学的相处之道中。酱油容纳各类食材,成就万般精彩。通过味蕾的传递,不同文化背景、饮食习惯的人们相互了解、尊重和欣赏,中国饮食文化在一滴酱油中,从历史走向未来,从餐桌走向世界。酱油文化是中国人在日复一日生活中追求美美与共的智慧积淀,它可能没那么宏大,但丰富着中国人的群体记忆,增强着我们的身份认同。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