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最后一个军礼,定格77位抗战老兵的人生影像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7-24 07:40:00
最后一个军礼、伸出的大拇指、想念家人和战友的莹莹泪光……7月23日-8月3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丰碑》抗战老兵视觉文献展在江苏省现代美术馆展出。展览呈现了摄影师王玉华及其团队历时十年打造,旨在为抗战存史,为老兵立传。继2015年出版《抗战老兵——王玉华摄影艺术作品集》后,团队再度出发,走访并记录了77位抗战老兵的人生影像。有观众表示,“很震撼,黑白影调下,抗战老兵一个一个似铁打铜铸的雕塑,凝重里不失灵动,平凡中彰显伟岸!”
最后一个军礼,
定格老兵生前珍贵影像
展览中,名为《最后一个军礼》的作品令人动容。照片主角是老兵丁炳生。丁炳生1922年生,江苏金坛河口人。1945年参加新四军,跟随陈毅赴茅山、天目山等地区抗击日寇,在部队担任机枪手。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机智勇敢,英勇善战,多次战斗从未受伤。多次荣立三等功。
王玉华记得,第一次去见丁炳生时,他身体状况并不是很好,已经卧床一个星期。当王玉华邀请丁炳生讲述抗战故事,老人拒绝。王玉华坦言,在采访拍摄过程中,许多老兵不愿再触碰那段悲痛的记忆,这是他们遇到的主要困难之一。
为什么要给作品取名“最后一个军礼”?王玉华问老人,还记得敬军礼的动作吗?丁炳生说:“我一辈子也忘不掉。”采访结束时,丁炳生庄重地敬了一个标准军礼。这次拍摄是在2014年,2015年王玉华想再回访时,却得知丁炳生已经去世了。
王玉华的镜头定格了许多老兵生前的珍贵影像,这也是王玉华的初衷,要用镜头来铭记,用相机来歌唱抗战老兵们伟大献身精神。看到这段历史的同时,大家也永远记住了这些最可爱的人。
刻在身上的勋章:
每次拍摄都是“洗礼”
荣耀的勋章背后,战争在许多老兵的身上留下了残酷的印记。身体被子弹打穿过,弹片还留在身体里;在和敌人肉搏的时候面部受了很严重的伤;还有人失去了腿,坐在轮椅上。
“那时年轻,就想参军打鬼子。”欧阳忠信1928年出生,江苏金坛人。1944年在金坛西塘区参加新四军,194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跟随部队在金坛、茅山、溧阳、安徽、广德一带多次与日伪军交战,部队北撤时参加黄桥保卫战,在“苏中七战七捷”战役中受重伤,被评为特等伤残军人。
老兵欧阳忠信在抗战中,腿部被子弹打穿,幸而遇到战友,才抢救了回来。王玉华看到截肢的他坐在轮椅上,心里很酸。展览中的这张照片,他抱着自己十五岁时的照片。90岁生日的时候,王玉华专程为欧阳忠信和家人拍摄全家福。
“我们不摆拍,都是在聊天中真情流露而抓拍下来的。欧阳忠信这张,当时他想起了大哥被日本飞机轰炸炸死,二哥被日军狼狗活活咬死,回首那些悲痛的经历,他陷入了沉思。”王玉华说,拍摄的十多年时间里,克服了许多困难,“对我来说,每次采访都是接受一次教育,得到了心灵洗礼,我觉得必须要做下去,让更多人知道他们的故事,铭记这段不能忘却的历史。”
去夏锡生老人家里采访不下十次,他仅头部就有三处子弹伤:一处是子弹将帽子打飞从头顶擦过,一处是从后脑勺脖颈处擦过,最惊险的是一枚子弹从口中穿入、脸颊穿出……历经枪林弹雨,九死一生。
至亲骨肉被日寇摧残致死的场景在他的脑海中挥之不去。1937年,大哥为新四军输送军需物资时,被侵犯南京的日寇用炸弹炸残身体。随后,二哥也加入抗战队伍,面对日寇的严刑拷打,宁死不屈,最终被狼狗活活咬死。
家仇国恨交织,1944年,年仅15岁的夏锡生毅然参军,成为金坛游击大队的通信兵。这支队伍主要在武进、金坛等地抗击日伪,夏锡生作战英勇。随着部队北进,他还参加了江苏如皋、泰兴、黄桥等地的战斗。
影像中的她们:
放弃北大通知书考入黄埔军校
抗战老兵中还有几位令人敬佩的女兵,周玉云便是其中一位。还有当上妇救会会长和民兵队长的辛守党,“在茅山打游击、天是被地是床”的王曼,以及“鬼子一来,我就领乡亲们进地道”的刘淑芳。
照片中的周玉云气质娴静,眼睛中闪动泪光,“说起抗战风云她很健谈,90多岁的她思路清晰,平常还看书习字。”王玉华介绍说,“她1937年考上北京大学,北大的通知书都拿到了。但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国难当头,她义无反顾决定从军。”年仅19岁的周玉云考入黄埔军校七分校16期女生大队12中队政训专业,1939年毕业后分到第三战区110兵站医院,在前线照顾一线伤兵。抗日战争胜利后,周玉云与丈夫贺锁庆(黄埔军校14期毕业)定居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县,被当地政府安排在天湖小学任教。
这位跨越一个世纪的烽火岁月、亲历了时代变迁与沧桑的老人曾作诗:“人生苦短来去匆,酸甜苦辣皆尝尽,坎坷磨难都走过,百难备尝才悟情。”王玉华用影像记录了老人的晚年生活,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老人写下毛笔字,“祖国万岁!”
这些作品的史料价值已远远超越其艺术价值,它真实地抢救了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有观众感动告诉记者,“我只想举起右手,向老兵、向所有讴歌正义、捍卫尊严、维护和平的人——敬礼。”
实习生 徐妍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摄影 宋峤
视频 戎毅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