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照相馆》里的“摄影师”们南京探寻影片里拼死守护的照片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7-24 19:01:00
近日《南京照相馆》主创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观,影片导演申奥携主演刘昊然、王传君、高叶等跟着馆长一起,仔细了解每一张历史照片背后的故事探寻历史真相,并向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敬献鲜花。
《南京照相馆》取材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真实罪证影像。一群生活在南京的百姓躲在吉祥照相馆中避难,为了尽可能多活一日,他们被迫帮助日军摄影师冲洗底片,却意外冲印出了能证明日军屠城的罪证照片。面对日军在南京城内的暴行,他们决定让这些底片留存下去。
真实的历史中,的确有这样一组令人触目惊心的照片。这组“铁证”的确是由照相馆里的学徒保存下来的。故事的曲折与惊险程度,一点不亚于电影。
抗战胜利后,这16张照片组成的相册被呈交到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作为“京字第一号证据”在法庭出示,对审判日本战犯发挥了重要作用。照片原件藏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成为“南京大屠杀档案”申报《世界记忆名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也展出着这本相册照片的扫描件,相册的封面上画了两颗滴着血的红心和一把刺向红心的匕首,旁边写下一个大大的“耻”字。照片中的一幕幕,成为侵华日军在南京暴行的铁证。剧组来到纪念馆,仔细驻足观看。
载入历史的是,罗瑾、吴旋两位普通的中国青年,在日伪统治下的南京,冒着生命危险,完成了保藏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血证的接力。1993年,年届七旬的罗瑾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观。众多的展品中,几张日军屠杀我同胞的照片似曾相识。询问之下,他得知这些正是自己当年冒险收藏的照片。1995年,两位古稀老人在分别半个世纪后重聚南京。
如今繁华的街景中,华东照相馆早已无处可寻。电影《南京照相馆》导演申奥坦言:“我们要展现的不仅是屠杀,更是普通人如何以微光撕裂黑暗。”影片中,躲在照相馆求生的普通百姓,目睹了日军的酷刑后,从单纯的想保命到冒死保存罪证,这些无数发光的小人物,在绝境中迸发的力量,显示出中华民族面对黑暗时顽强不屈的意志。馆长周峰说,“我们铭记这段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让逝者安息,让生者警醒。”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视频剪辑 戴哲涵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