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如果“揭榜难听”上了热搜?“首季歌王”胡海泉回应犀利问题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7-25 18:47:00
即将到来的《歌手2025》第十一期终极揭榜赛,一个熟悉的身影将在舞台上完成双重身份的切换。他是以“串讲人”的身份陪伴观众的胡海泉,也是拿起麦克风重新以“揭榜歌手”身份发起冲击的歌手胡海泉。
从第一季加冕“歌王”,到以串讲人的身份出现在《歌手》,再到如今的挑战者,胡海泉串联起了歌手无数的精彩瞬间。身份在变,但不变的是他对唱歌的热爱,“有这样揭榜的机会,我是绝对不会放弃的,每唱一首歌对我来讲都很珍贵。”
身份流转,歌唱是唯一坐标
第一季“歌王”巅峰后,再回归是担任串讲人,但对海泉而言并非身份的“降格”, “台里请我来做串讲,尽管不是常驻歌手,我还是来了,因为对这个舞台非常尊敬和感恩。”这份感恩源于《歌手》对他音乐生涯的塑造,第一季《歌手》是现象级节目,影响了非常多的人,让他被更广泛的观众认识,“包括我经常在海外,还要去中国台湾地区、香港地区,很多街头的观众都认识我,就因为《歌手》节目。” 这份影响力“催生了更多我做音乐的动力”,也让他“义不容辞”地接受与舞台相关的邀请。
串讲人与歌手,角色变换间是否需要心态的调整?胡海泉说:“不需要心态的转变,因为本质上它不是一个工作。而且真正我的本职工作其实也是最大的爱好就是唱歌、写歌,所以确实不存在转变的问题。”回想第一季《歌手》,胡海泉边讲边唱了12期 ,这份经验使得串讲人和歌手对于他来说只是两种不同的技能。
胡海泉从来没有定义自己在这个舞台上的身份,无论是曾经的“歌王”,还是现在的串讲人与揭榜歌手,一切都是为了节目逻辑服务。他始终相信,歌手作品之间没有真正的可比性,只是不同的色彩打动了不同的人群。“再次来的话,不是重登舞台,是初登舞台。”作为音乐创作人,他将这次舞台视作一个新的出发点,不以过去的经验做判断。对于能否揭榜成功,胡海泉也看得很开。登台唱歌是向往和使命,串讲人是责任,不论成不成功,他都依然会是这个舞台上的串讲人。
见证《歌手》十年:变了也没变
作为从《我是歌手》第一季走到《歌手2025》的“元老”,海泉感受到,观众对音乐的热爱与赤诚从未改变,变化的是整个社会文化环境和听众群体的审美趋向,但这恰恰使得这个舞台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表演。垂直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圈层,《歌手》这样的舞台反而是一个突破信息茧房和审美惯性的难得平台。许多观众还愿意将目光留在《歌手》的舞台,就证明了在观众心里,《歌手》仍然代表着品质和品味,仍然值得一份期待。最终的结果是“我们的心更广阔了,我们的审美更多元化了,也更包容了。”
《歌手》从2013年走来,是一档极其长寿的“音综”。综艺不是常规节目,做久了难免会陷入遭遇瓶颈的质疑。面对外界关于《歌手》遭遇瓶颈的讨论,海泉认为任何事物都有起伏转折,“曾经创造的辉煌可能成为未来的包袱。”或许《歌手》节目作为殿堂级音综,可以站在曾经成功的标准上,不断复制成功的模式。但海泉说:“这既不是音乐人想做的事情,也不是电视人想做的事情。”想要在一个长周期里保持高水准的制作,就要有勇气去做不一样的事情。去年《歌手》重启,当胡海泉知道要做直播的时候,他非常兴奋,“我既赞同他们这样的选择,但是也很钦佩他们能够做直播这样的勇气。”
对于这个舞台,淡然中也有“私心”
胡海泉认为《歌手》虽然是一个竞技舞台,但最终也是通过竞技的形式让大家关注到好的音乐和优秀的歌手。不同歌手间,有不同的风格,一个多元化的舞台具备不同的色彩打动不同的人群。
也正是这种心态,让他对于即将到来的揭榜挑战,有着一种淡然,输赢竞赛逻辑的吸引力只在于它涉及还有没有机会继续在舞台上唱歌, “不管输赢吧,我就希望自己在台上能够享受沉浸其中的享受舞台的那种状态,那才是真正做一个歌手最幸福的事情。”
赛制虽有输赢逻辑,但他更看重的是在一首歌的时间里,该唱什么,怎么唱才能与观众们产生更多的共鸣。这种理念也延伸到他如何看待“初代歌王”的头衔。他坦言这个身份“真的不重要,甚至可忽略”,因为它只代表过去的节目逻辑。“我不在乎下一秒的结果,也不太去想曾经。只想当下做什么样的歌,如何表达音乐。”
如果真的有“海泉揭榜难听”的热搜,他会鼓励沈梦辰念出来。只要念出来,他一定有回应,他尊重每一个人的观点,因为“音乐并不能够要说服全世界或者打动所有人,只要能找到喜欢的人,哪怕是不多,也已经很幸福了。”
对于希望网友怎么看待他以歌手身份回归,是老歌迷大呼“爷青回”,还是新歌迷大呼“发现宝藏”,胡海泉说:“我有点儿贪心,我都希望有。”他希望唤醒大家的美好回忆的同时,也能让大家有新的新鲜感与好奇心,而这也正是当下的他一直在做的事情,持续发表新作品,巡演中也一直在唱没有发表过的新歌。“既希望有一部分观众爷青回,也希望一部分朋友发现我是个宝藏老男孩儿。”
从第一季的“歌王”到第十季的“揭榜者”与“串讲人”,他既是参与者,也是观察者。胡海泉始终将自己定位为音乐的分享者。真正值得思考的是,如何在节目的逻辑之外,为大家呈现更好的作品。这份去繁化简的态度,也是音乐人跨越时光的魅力所在。
实习生 徐妍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