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娱

世界实验戏剧的灯塔、导演罗伯特·威尔逊逝世,他在中国创作的戏剧刚刚首演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01 16:04:00

据多家外媒于7月31日的消息,有“世界实验戏剧的灯塔”之称的著名戏剧导演罗伯特·威尔逊于周四在纽约州沃特米尔的家中去世,享年83岁。他的遗产执行人兼“罗伯特·威尔逊艺术基金会”主席克里斯·格林证实了他的死讯,但未说明具体死因,仅表示威尔逊是在短暂患病后去世的。


威尔逊出生于得克萨斯州韦科市,后移居布鲁克林,投身艺术与建筑事业。上大学时,他便被默斯・坎宁安、玛莎・格雷厄姆、乔治・巴兰钦等编舞家的职业生涯所吸引。1968 年,威尔逊创办了伯德・霍夫曼飞鸟学校,并在那里执导了自己的首批重要作品,其中包括 1969 年的《西班牙国王》和《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生平与时代》。《弗洛伊德》探讨了当代社会的多个面向,包括种族主义。剧作家兼导演理查德·福尔曼在《村声》的评论中称这部作品是“本十年最重要的剧作之一,其美学基础完全不同于大多数前卫戏剧所依赖的那一套”。《洛杉矶时报》曾这样评论他:“威尔逊的戏剧像一场危险的催眠术,你一旦屈服于它的节奏,便会发现:真正的震撼,从来不需要喧嚣。”

图源:会昌戏剧小镇

1975年,威尔逊与菲利普·格拉斯开始合作创作《海滩上的爱因斯坦》,并于1976年在法国阿维尼翁艺术节首演,并于同年11月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上演,该作成为了威尔逊和格拉斯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多年来一直在全球各地巡演,这部作品被认为是现代戏剧向当代戏剧艺术转折的里程碑,推动了西方舞台剧艺术景观的更迭,剧评人认为这部剧改变了传统歌剧的所有规则,采用非叙事形式,使用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反复出现的图像,与抽象舞蹈序列并列显示,并以主题和变奏的经典原则构建。

《海滩上的爱因斯坦》剧照.

威尔逊的另一部舞台代表作《睡魔》被视作为舞台光影调度的典范之作,这部作品根据德国浪漫主义和哥特式恐怖故事大师E.T.A.霍夫曼的同名短篇小说改编而成,2018年11月15日至17日,罗伯特·威尔逊与杜塞尔多夫戏剧院《睡魔》作为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参演剧目上演于上海大剧院。开演前许多观众持观望态度,演出后迎来掌声和热议。

《睡魔》剧照

威尔逊与中国先锋戏剧舞台保持着密切的联系,2010年,威尔逊执导的《郑和1433》首演,实现了对郑和形象的全新建构,罗伯特·威尔逊成为了首位对郑和故事进行戏剧舞台创编的外国导演。《郑和1433》的核心情节取材于郑和下西洋的真实历史故事,改编的重点聚焦于郑和第六次下西洋后被冷落到第七次出航时的心境转折。

《郑和1433》剧照

2023年乌镇戏剧节被抢疯了的开幕大戏《H-100秒到午夜》正来自威尔逊的手笔,这部作品是威尔逊与作曲家菲利普·格拉斯、舞蹈家辛达·蔡尔兹继1976年《海滩上的爱因斯坦》后的再一次合作,以物理学家霍金的科学研究和艺术家伊黛尔·阿德楠的诗歌为主要灵感,上演了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宇宙狂想诗。

《H-100秒到午夜》剧照

2025年5月23日到6月2日,会昌戏剧季003启幕,罗伯特·威尔逊在会昌戏剧小镇创作的《哈姆雷特机器》举行了世界首演,威尔逊来到了会昌戏剧小镇与国内观众交流。

《哈姆雷特机器》剧照

在交流会上,威尔逊分享了自己的创作故事:“多数导演的工作方式,是从写剧本开始,然后读剧,讨论文本,组织起演员,进场排练、设计、彩排等等……但如果反过来做呢?从后往前,去推进这样的创作过程,先把灯光打上,然后上演,再来是舞台上的布景,最后加入文本……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你所看到的和你所听到的一样重要,就像在生活中一样。今年我83岁了,在中国做这样的创作非常具有挑战性。我不懂中文,和一群年轻人一起共事,作为一个老人家,我也不认为我创作戏剧作品的方式对其他人也同样适用。如果我去研究戏剧,或许我就不会做我现在所呈现的作品了,这是一个美丽的意外。”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