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国庆假期演出市场一票难求,30-39岁群体渐成“宅娱乐”主力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08 11:54:00
“十一”黄金周,有人以一场演唱会解锁悠长假期,有人开启“宅家模式”刷剧观影,文娱市场呈现全新消费趋势。10月8日,虎鲸文娱发布的《2025国庆假期文娱消费报告》显示,线下演出日趋“下沉化”“小众化”,三四五线城市演出总场次增长34.1%,脱口秀、Livehouse等小众演出受到更多年轻人青睐;线上方面,大屏端观看时长同比上幅23%,其中动漫观看时长激增76%,成国庆阖家欢“新纽带”。
演出市场热度攀升,“一票难求”景象频现。根据报告,10月1日至6日国内演出项目总数已超3100个,近1.5万场次,同比去年上涨约4.4%。总观演人次达194万,同比增长39.5%。体育赛事、音乐节、演唱会成为增长最快的三大品类,观演人次同比增长分别为264%、66.6%和39.7%。其中,2025年WTT中国大满贯入场观众近9万人次,第十一届太湖湾音乐节入场观众近14万人次。此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倾向于小众演出。报告显示,以话剧和脱口秀为代表的剧场类演出票房同比增长16.8%,Livehouse演出票房同比增长16%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演出市场呈现出下沉趋势。报告指出,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演出活动显著增加,总场次同比增长34.1%,总票房同比上升86.6%。其中宝鸡、马鞍山、泸州、日照、郴州演出数量增速显著,受“苏超”等活动影响,体育赛事和音乐节最受当地观众青睐。大麦娱乐工作人员表示,以往大型演出多集中在头部城市,如今越来越多的演出机构开始布局下沉市场,让更多观众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高质量的演出。
假期线上文娱消费则呈现大屏化、沉浸式趋势。报告显示,国庆期间优酷观看时长增长主要来自大屏端,环比节前一周上涨23%。动漫、电影、综艺、纪录片四大品类涨幅最大,动漫类节目以76%的涨幅位居榜首。优酷工作人员分析称,以新国风为代表的国漫内容正在重塑客厅文化。随着80、90后成为父母,优质的国漫作品正成为连接两代人的娱乐新纽带。
人文纪录片、体育赛事等多元内容也让这个国庆更具“文化味”。根据报告,纪录片板块观看时长环比增长超过40%,《圆桌谈第八季》《寻真之地》《宗师列传·大宋词人传》等观看量上幅明显。体育赛事成为假期新热点,10月4日南京对阵连云港的“苏超”淘汰赛首战吸引近5万人在线观看;备受关注的ATP上海网球大师赛也在国庆期间开赛,累计观看量超50万次。
此外,《灼灼韶华》《绝命法官》等剧集、《快乐趣吹风》《百厨大战》等综艺,以及动漫《神墓》《云深不知梦》等多类型作品同样受到观众喜爱。优酷工作人员表示,国庆期间,除了传统的追剧观影刷综艺,更多观众倾向于有深度、有思想的文化类节目,也热衷体育赛事等新兴热点,这种多元化需求推动了线上内容的百花齐放。
值得注意的是,30-39岁群体渐成“宅娱乐”主力。数据显示,这一群体的假期观看时长环比增长最为显著。较节前一周增长38.2%,而中老年群体则表现出更强的线下文化消费意愿。优酷工作人员认为,这一现象反映出不同年龄段人群差异化的休假需求。“30到39岁的职场人士或因日常工作强度较高,更倾向于利用假期‘充电’,通过线上娱乐实现高效率的休闲放松。与此同时,拥有更多自主时间的中老年群体,则更愿意通过线下活动来丰富生活体验。”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