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娱

紫牛评紫金|扬剧《袁樵摆渡》:老剧新排典范之作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10 21:59:00

10月10日,由扬州市江都区扬剧团演出的2025紫金文化艺术节会演展演剧目扬剧《袁樵摆渡》在泰州梅兰芳大剧院精彩亮相。

《袁樵摆渡》是扬剧的老剧目了,时至今日,“想袁樵”等选段还是戏校学员的必修课。上世纪20年代,江都香火戏老艺人周荣根创作了幕表戏《袁樵摆渡》;1955年,《袁樵摆渡》剧本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发行单行本,后被越剧、淮剧等剧种移植演出;后续扬剧名家蒋剑峰、华素琴将《袁樵摆渡》发展成独幕戏,并留下许多经典唱段。本剧的主演李霞是华素琴的关门弟子,演绎新编的《袁樵摆渡》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新版的《袁樵摆渡》以江都香火戏老艺人周荣根提供的香火戏提纲《袁樵摆渡》中“渡船联姻”一场为主脉,在独幕戏的基础上进行改编、加工、提升而成。从家庭、婚姻的视角,寄托了人们对和美家庭的期待,符合当下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驾彩云,下九霄,飘飘低降……”当优美柔和的“银柳丝”在仙气缥缈的舞台上响起,观众很快便能沉浸到剧中这段穿越时空的爱情故事当中,袁樵代表着纯朴善良的劳动人民,通过勤劳努力赢得了仙女的爱情,玉帝之女张三姐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与袁樵厮守,过着平凡的生活,整部剧洋溢着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这部剧的结尾出人意料,不是常见的大团圆结局,这一版的《袁樵摆渡》做了一个比较略显悲情的结局,故事结尾张三姐不得不重返天庭,夫妻分离,具有一定的悲剧色彩,虽然有情人分别的情节叫人遗憾,但剧情上也的确更有张力,比简单的永远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要更令人回味悠长。

老剧新排既要“修旧如旧”,保住老剧的韵味,又要“修旧亦新”,需让老戏符合当下观众的审美和价值取向。一方面,《袁樵摆渡》保留了民间道义、诚信为本、人性温暖的核心主题,并传承了 “梳妆台”“满江红”等核心曲牌,同时还加入了甘棠树、邵伯驿、大马头、斗野亭等江都邵伯元素,有着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同时还引入了一些很有现代感的流行语,比如“铁粉”“见义勇为”“领证”之类的表述,对年轻观众来说颇为友好。另一方面在舞台美术上选择了轻量化舞美,用灯光营造环境氛围感,确保舞美服务于人物情绪与剧情推进,不掩盖表演本身。

对于剧团而言,传承下来的老剧目是“压舱石”,是剧团的看家法宝,代代相传的经典剧目是剧团生命力的见证,也是剧团与观众最坚实的情感连结。经典老剧复牌不是复刻,是让经典剧目再“经典化”的过程,江都区扬剧团复排的《袁樵摆渡》秉持了“守正不守旧,创新不忘本”的理念,在唱腔、舞台表现以及故事剧情中均体现现代文艺创作“守正创新”的艺术理念,称得上是老剧新排的典范之作。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