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作品奖公布,两部由苏州这个乐团首演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15 16:45:00
10月14日上午,第十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在公布的金钟奖作品奖获奖名单上,由赵季平创作、苏州民族管弦乐团首演并常演常新的《风雅颂之交响》,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委约刘长远创作并首演的《光明》双双入选,分展现了江苏音乐创作的深厚底蕴与时代活力,更彰显了江苏文化强省实力。
据悉,中国音乐金钟奖是由中共中央批准、全国唯一常设的音乐综合性大奖,被誉为中国音乐领域的最高奖项。
获奖作品《风雅颂之交响》为改革开放40周年与新中国成立70周年而作,作曲家带着对中华文化的敬慕和高度的文化责任感,以传统文化为根基、以民族管弦乐为载体,从《诗经》的风、雅、颂之内涵中汲取灵感,将中华文明的诗意传统与当代艺术表达相融合,创作出兼具新时代特色与中国风格的优秀作品。
全曲约50分钟,共有五个乐章:第一乐章,乐队与合唱《颂》;第二乐章,乐队与男高音《关雎》;第三乐章,《玄鸟》;第四乐章,乐队与女高音《幽兰操》;第五乐章,乐队与合唱《国风》。作品以磅礴的气势展现了新时代的中国精神,让世界聆听中国民族交响的声音,感悟作品折射出的文化自信。
作品列入2018-2019年度文旅部“时代交响——中国交响音乐作品创作扶持计划”,2023年凭借卓越艺术成就入选中宣部文艺局、文旅部艺术司、中国音协主办的“时代交响”——全国优秀乐团展演,成为新时代民族管弦乐的典范之作。
民族管弦乐《光明》则描绘中国历代仁人志士踏上征程、奔向光明的心路历程,展现出一个国家为强大而探索的思想史,一个民族为复兴而奋斗的心灵史。
作品由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委约创作,秉承“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创作理念,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艺术自信,在内容主题、文学创作和音乐风格上都体现了浓郁的中国特色:内容上,以中国人民的奋斗史、中华民族的复兴史为创作主题,弘扬伟大民族精神;表达上,平仄交错,跌宕起伏,极具文学性和诗意;音乐上,充分表现民族乐器的声音特点,呈现富有民族韵味的中国旋律。作品由《生机》《交锋》《大爱》《家园》《光明》五个乐章构成,以一群热血青年踏上寻找光明之路的故事为主线,描述他们追求人生价值、奋斗方向、民族复兴、人类光明的征程。用音乐演绎一代代民族脊梁的心路历程,旨在能够在新时代激励年轻一代传承民族精神、奋进时代力量,自觉肩负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十五届金钟奖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音乐家协会联合主办,本届恢复设立作品奖,设置管弦乐和民族管弦乐两项,历经初评、复评、终评三轮严格遴选,各评选出5部优秀作品。此次入选的5部民族管弦乐作品中2部由苏州民族管弦乐团首演,乐团的艺术性备受肯定。
近年来,省委宣传部会同省文联音乐家协会在一年一度举办的紫金文化艺术节上,开设“原创大型音乐作品会演”单元,共推出30余部大型音乐作品。除省演艺集团民乐团外,南京、无锡、常州、苏州、连云港、扬州等均成立职业民族管弦乐团,数量居全国各省第一。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