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困境,古今一同”,《第六幅夜宴》穿越古今叩问何为初心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25 18:04:00
“人心困境,古今一同。择路行难,莫失初衷。”11月24日晚,2025紫金小剧场展演剧目原创话剧《第六幅夜宴》,在南京艺术学院黑匣子剧场拉开帷幕。
该剧编剧王静怡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剧以中国十大传世名画《韩熙载夜宴图》为灵感,讲述了一位房产销售经理与南唐画家顾闳中因一场博物馆奇遇而交织出的古今对话,带领观众走进一场关于艺术初心与人生抉择的哲思之旅。
剧中,房产销售经理费墨沉在观赏《韩熙载夜宴图》时,意外遭遇自称顾闳中的神秘老者。争夺中画作被毁,两人被迫共同面对这场离奇事件。一边是极具绘画天赋却转行卖房的青年,一边是名垂青史却想毁掉自己代表作的老画家。两人在“鸡飞狗跳”的夜晚中,逐渐揭开彼此深藏的心结与彷徨。
“我们在剧里想体现的是,’人很多时候要不得已地去做一些事情’,古今都有这样的问题,是相通的。”编剧王静怡告诉记者,她在查中国十大名画之一《韩熙载夜宴图》这幅图的历史资料时发现,作者顾闳中是南唐一个著名画师,可是对他的介绍所有的地方几乎都只有一句:“南唐宫廷画师,擅目识心记。”于是她就在想,“这样一个大作家,为什么只有这样一句介绍,为什么他的一生永远都和这一幅图绑定在了一起。而且这幅图对一个画师本人来说,其实是一个任务。如果是一幅任务图,肯定不是他自己内心最想画的东西。那对他来说,他心里在想什么。然后由此我就想到了我们现在的人很多时候也是这样去不得已做一些事情,就勾连起了这样一个跨越千年的故事。当中我也发现,其实古人和现代人的问题其实是相通的,人心困境古今一同。”
剧本创作历时一年半,经历多次推翻与重构。王静怡坦言,原剧本更偏向“文人戏”,在专家指导下进行结构性调整,才形成如今更贴近观众的表达。她特别提到剧中核心台词“我本可以”——“现实中我们常因不敢承担后果而放弃另一种选择。这种‘对与错’的边界,正是戏剧想探讨的命题。”
据悉,本次演出由南京艺术学院实验剧场团队打造,通过古今交错的情节与细腻的人物刻画,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关于艺术、选择与初心的心灵碰撞。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