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与张乐平夫妇书信险遭出售被追回,20余封书信背后还有一段跨越海峡的友谊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26 15:41:00
![]()
近日,一批标注为“三毛最后三年致张乐平夫妇重要信札”的书信被挂到了网上,明码标价35万元,此事引发了张乐平家属的关注并向上海徐汇公安报案。据徐汇区融媒体中心的消息,目前徐汇区警方已经成功寻回了这一批信件。
“三毛之父”、漫画大师张乐平从1950年6月起和家人住在五原路288弄3号的一幢洋房里,现在这幢房子被捐赠给了政府,是上海徐汇区文保单位。张乐平的家属虽然知道这些信件的存在,但是在从故居搬出的时候因为东西很多,也没有注意到这批信件遗失了。警方在调查后发现这批信件保存在一个行李箱夹层里,这个行李箱被一名网约车司机捡走了,司机打开箱子后发现夹层里有一个档案袋,档案袋中装着这些信件。11月24日,徐汇警方举行了发还仪式,向张乐平家属发还了这批信件。
围绕这起失物寻回事件,不少网友的关注点在“原来张乐平和三毛这么熟吗?”一位是出生于上海的漫画大师,一位是祖籍舟山的中国台湾女作家,他们之间其实有一段跨越海峡的深厚情谊。作家三毛本名陈平,笔名三毛是从《三毛流浪记》中来,给自己起这个笔名是因为陈平非常喜欢《三毛流浪记》这本漫画。张乐平和作家三毛之间有33岁的年龄差,当张乐平1935年开始在《图画晨报》上发表《三毛》多格漫画的时,作家三毛还没有出生。对于三毛来说《三毛流浪记》是她的童年回忆。在众多不同版本的三毛的传记中,都提到过这段动人的友谊。
1988年,三毛联系到了在湖南《长沙日报》工作的外甥女袁志群,托她给当时已经八十多岁的老漫画家张乐平带去了一封信:“乐平先生:我切望这封信能够平安转达您的手中,在我三岁的时候,我看了今生第一本书,就是您的大作《三毛流浪记》。后来等到我长大了,也开始写书,就以‘三毛’为笔名,作为您创造的那个‘三毛’的纪念。”“在我的生命中,是您的书,使得我今生今世成了一心爱着小人物故事的人,谢谢您给了我一个丰富的童年。”收到这封信后,张乐平给三毛回信,还画了一幅三毛画像赠给了三毛。就这样两个人开始了更多的通信,双方的友谊不断升温,三毛将张乐平称为“爸爸”。
1989年4月,三毛第一次踏上了大陆寻根之旅,此次到大陆她主要要做两件事,一个是去故乡舟山,另一个就是去上海看望“爸爸”张乐平。在张曦贤的《三毛传》中这样描述了两人的初次见面:八十岁的张乐平得知三毛到家的时间后早早的守在弄堂口盼着她来,初见张乐平时,三毛穿着一套当时已经过时的男士涤卡中山装,带着从朱家角买来的铜针箍当戒指,开门见山的就说了自己的来意,要拜张乐平为父,“爸爸是三毛之父,我是三毛,三毛不认三毛的爸爸,认谁做爸爸呀?”张乐平对此也十分开心,“没想到我画三毛,‘画’出一个真的女儿来,我真的很开心!一位素不相识的女士,一位负有盛名的女作家自认为是我的女儿,这太出乎我的意料了。”在张乐平的儿子张慰军的回忆中,两人的相处也十分融洽:“就像我们自己家人一样。而且她是很随和的一个人,然后她就推着我父亲,因为我父亲身体不好,推着我父亲到街上走啊,散步啊,自己一个人。因为那时候这边还有一个小菜场,到菜市场上去跟人家聊天啊什么的……”
![]()
在张家几天中,三毛与张乐平夫妇相谈甚欢,感情极好。与张乐平夫人整夜谈心,白天游览龙华寺、大观园、朱家角和昆山周庄。三毛离开张家时,平时手抖得厉害、封笔多年的张乐平先生为了表达自己极为幸福的心情,特在几张A4纸上一口气画了四幅流浪儿三毛的漫画。三毛在其中一幅画上写下:“愿大家快乐,健康,勇敢,坚强,乐观。三毛共勉。”三毛曾对采访自己的记者说:“我原来一直有一点困惑,为什么一个姓陈,一个姓张,完全不相干的两个人,又隔了四十年的沧桑,竟会这样接近和沟通。现在我明白了。我和爸爸在艺术精神与人生态度、品味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以才能相知相亲,不仅能成父女,还是朋友、知己。有这样的爸爸,这样的家庭,我感到幸福。”
三毛和张乐平夫妇都十分投缘,张乐平在一篇回忆文章中这样讲述他对三毛的印象:“原先在我的想象中,她是个传奇式的人物,可是相处的四天,却是如此容易亲近。她的性格、脾气、爱好像谁呢?看她那乐观、倔强、好胜、豪爽、多情而又有正义感,有时又显出几分孩子气,这倒真有几分像我笔下的三毛。”
直到1990年,张乐平夫妇仍然时不时能收到三毛的来信,但那时她的信中已流露出很多悲观的想法,1991年三毛去世,次年9月,张乐平也与世长辞了。现在在张乐平故居的二楼,墙上还挂有张乐平与三毛的一张合照。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