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
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

志和者不以山海为远 “德企南京行”释放了什么信号?

来源: 交汇点新闻

2025-05-24 17:05:00

  细雨蒙蒙,酝酿着一场合作的新机。5月23日,“德国企业南京行”开放合作发展大会在南京举办。作为德国海外商会大中华区带领企业通过商务考察参与本地项目、了解最新市场需求和机遇的特色品牌活动,近百位来自跨国公司、行业领军和隐形冠军企业高管参会,在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环境背景下,这场大会显得十分难能可贵。

  瞄准“中德合作 宁聚未来”主题,德企来宁此行释放了哪些信号?又达成了哪些新合作、新收获?

  实地考察,硬核宁企用实力“震撼”德企 

  德国历来是南京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截至2024年底,德企在宁投资304个项目,实际利用德资21.7亿美元,近五年来(2020-2024年)投资制造业项目12个,服务业项目38个。

  “最近,想必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国际贸易的不确定性在往上走。但这其中有个确定性,中国对外商来华的投资态度一直都是开放欢迎的。中国的‘知行合一’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持续增强。”来自德意志私募股权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亚太区总裁石卧龙表示。

  考察南京、投资南京、重仓南京,是德企们组团来宁的重要目的之一。就在5月22日下午,大会召开前一天,“德企中国行”系列活动分三条线路分别走进南京市江宁区、江北新区和玄武区考察科技企业。

  在江宁区,30多家德国企业机构先后参观了南京泉峰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和舍弗勒(南京)有限公司,近距离感受智能制造的创新成果、前沿技术的应用实践及中德合作在产业领域的深度融合。

  优尼特商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雷英格随团在江北新区参观时对南钢集团赞不绝口:“他们的智慧运营中心有块3D可视化管控大屏,里面各项指标数据都能实时看到,很震撼!我在德国没有见过这种,中国的数字化走在了德国前面,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此外,南汽集团的新电池车间、车身车间等先进生产技术和丝滑的流水线操作也给雷英格留下深刻印象。“新电池工厂让我耳目一新,流程也很新。我们是咨询公司,如果有合适的客户或合作伙伴想投资南京,我很愿意将南京先进的产业环境推介给他们。”雷英格说。

  “用脚投票”,15个涉及多领域项目成功签约 

  自25年前到访南京巴斯夫到如今再访南京,中国德国商会华东及华中地区董事会主席柯曼博士见证了数十年间德国公司在南京深深扎根的过程。

  “至今已有超过2500家德国公司在中国投资,100多家化工、家电及装备制造领域的德国知名企业深耕南京。我们很开心可以看到这些企业推动更多高质量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柯曼表示。

  如何描述南京和德国企业的合作?柯曼用了三个词概括:长期视野、合作、创新。在他看来,无论哪个国家的企业,都在新一波浪潮中的服务和产品数字化方面面临挑战。南京在新技术和可持续技术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并且能够以可持续的方式发展。在汽车领域,大量投资的进入推动了传统汽车向电动汽车的转变,从而不断推动创新。

  正如柯曼所说,德企与南京的交融越来越深。就在几个月前,西门子针对国内市场需求发布了18款本地定义、本地研发、本地制造的创新产品。据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西门子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肖松介绍,这批新品的部分研发团队正是来自南京数字化工厂。在创新合作方面,该公司正与江苏产研院、南京大学、熊猫电子等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合作,加速数字孪生、工业AI、机器人等加速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活动现场,南京携手中信集团发布“南京·中信全球投资贸易联合服务网络”首批欧洲服务点。记者了解到,服务点通过央地协同服务机制,双方将为欧洲企业投资南京及本土企业走向海外提供综合服务。“中信·南京跨国企业共创服务中心”正式落地玄武,今后将为外资企业落地南京、专精特新企业孵化培育、本土企业海外布局以及重点产业领域联合技术攻关提供全要素服务。

  此外,“玄武国际联合创新中心项目”“联合服务专精特新科技企业合作项目”“江北新区X Robot Battery Technology智能电池项目”“江宁腾亚机器人在德投资项目”等共计15个合作项目在大会上签约。这些项目不仅在产业合作、贸易合作、数字化转型升级方面将展开合作,在金融赋能企业“走出去”与“引进来”等领域也将“大展身手”。

  展望未来,让“宁”更好还有很多事可做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数字产业实现业务收入8.5万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较上年同期提升4.4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5721亿元,同比增长7.0%,主要指标增速加快,创新成果加速涌现。由此可见经济韧性。

  “这说明一季度起步良好,也说明当前是非常好的时机让外商来投资中国。”5月23日下午,在国际金融机构赋能企业“走出去”主题交流会上,安本集团中国区总经理茅蓓丽如此表示。

  当前,南京聚力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持续扩大国际经贸合作朋友圈。覆盖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新兴市场的“经线”叠加“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纬线”,“横向联通”“织线成网”的经贸合作网络已然形成。

  如何推进宁德合作迈上新台阶?“中德未来产业合作”高端对话环节,来自中国和德国的多位企业家发表了真知灼见。

  中国德国商会华东及华中地区董事会成员、德铁承亚国际货运代理(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弗兰克·修尔彩就表达了期待与南京公司深入合作的意愿。

  “作为一家铁路公司,在海路和空运之间,我们有运输优势可以节省大量时间,时间差很重要。此外,绿色转型也至关重要。我们在南京和江苏的国际货运公司保持良好合作关系,希望进一步将这些产品扩展到中德工业界。”弗兰克·修尔彩说。

  南京三迭纪医药科技创始人成森平回忆了公司成立以来与德国企业的合作之路。“2018年起,我们开始了与西门子的合作。在这条路上,一个‘巨鳄’帮助创业性的小公司一步步成长,在共同努力之下,我们在南京江宁建立全球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制药行业的数字化工厂。”

  成森平表示一切离不开南京市政府和德国合作伙伴的支持,她也希望能够找到德国合作伙伴帮忙企业打开德国市场、欧洲市场乃至全球市场,在药品开发后期、临床国际注册包括商业化方面提供支持。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黄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