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工业软件“铸剑”南京,探索竞逐全球5000亿美元市场
来源: 紫金山新闻
2025-05-25 16:58:00
5月23日一早,清华大学长聘教授、中国仿真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王凌来到位于江宁区的南京富力万达嘉华酒店,参加在这里举行的第七届国产工业软件研讨会暨第三届“天洑杯”数据建模大赛总决赛。
“工业软件是智能工业系统的大脑和神经,然而从产品的设计、制造到计划、调度、运维等全生命周期,使用的工业软件90%以上的都是国外的。国产工业软件的匮乏,导致我国制造强国战略受到阻碍,所以急需要发展有自主产权的国产工业软件。”王凌一语道破举办本次大会的重要意义。
本次大会以“仿真优化+工业人工智能”为主题,汇聚全国制造业领军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工程师等近300名行业精英,聚焦工业软件技术攻关、AI深度融合与生态共建,为落实国家“制造强国”战略、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创新实践与解决方案。
一直以来,王凌围绕工业软件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智能优化、仿真优化和调度优化,随着对工业过程的深入了解,紧跟前沿技术,研究过程也不断在往前推进。大会上,他以“工业与服务系统智能调度优化及展望”为主题,向与会者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及产业前瞻。
在会上,来自能源电力、汽车装备等领域的专家展示了AI驱动的数字孪生、智能运维等落地成果,展现了人工智能时代的工业领域新面貌新生态。
“通过与智能优化算法结合,零部件设计周期从2个月缩短至15天,人力成本大大降低,而且效果更好。”其中一家汽车企业代表分享时说。
在会场特别设置的体验区,一系列结合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工业软件吸引了众多与会者的驻足体验,亲身体验“一句话生成仿真模型”“AI自动优化设计方案”等创新功能,直观感受国产软件智能化升级的突破。“以前需要专业培训才能操作,现在AI能理解我的设计意图,太惊喜了!”一位工程师感叹地说。
“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中国作为一个工业大国,必须要有自己的工业软件。”日本工程院院士、日本国立富山大学终身教授、中国科学院工业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唐政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唐政认为,全球工业软件有5000亿美元的巨大市场,其中国内每年就有3000亿元人民币的市场,从市场角度来看,也需要积极开发国产自主软件去竞争,而作为中国软件名城的南京,有责任、有条件肩负重担。“南京有近200家工业软件企业,应充分利用好南京的科教资源优势,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加强合作,向高端工业软件方向发展,并建立起完整的工业软件的生态。”
作为南京工业软件领域的头部企业,南京天洑软件有限公司联合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江苏省工业软件产业链联盟主办本次大会,旨在汇聚行业内多领域杰出代表,深度剖析行业发展痛点,进而凝聚共识共同探索破局之道。
“在现代工业体系中,从设计、研发到经营管理、生产控制等各个环节,工业软件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助力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是高端制造业赢得全球竞争的关键要素。”天洑软件董事长张明认为。
本次大会上,天洑软件隆重发布了其自主研发的五款国产工业软件的最新版本,覆盖流体仿真、结构仿真、数据建模、设计优化以及工业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展现了该公司在工业软件AI实践方面的最新成果。
“未来,工业软件将突破传统工具的局限,基于大模型的人工智能技术有望成为工程师的智能化助手,大幅降低工业设计门槛,提升工作效率。”张明表示,本次大会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搭建了沟通合作的平台,推动制造企业与软件企业加强合作,搭建产学研合作桥梁,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构建协同创新的产业生态。
在工业软件创新发展的“快车道”上,年轻人始终走在前列。第三届“天洑杯”数据建模大赛总决赛也在大会拉开帷幕,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万帮移动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高校与企业的8支队伍,围绕智能运维、能效优化等工业场景中的复杂数据建模难题,角逐超10万元的总奖金。
来自南京的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四年级直博生孙逸凡带领团队以“面向复杂风电数据的核密度清洗与功率预测分区模型”斩获特等奖。“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趋势下,我们通过天洑建模软件DTEmpower进行建模,能够通过数据分析对风电发电功率提前预测,以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孙逸凡说。
“决赛队伍的案例紧扣产业痛点,选手将机器学习与机理模型结合,为行业提供了新思路。”来自学术界和和产业界的专家学者对获奖队伍颁奖后总结道。
通讯员 梁钰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徐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