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

无锡:科技锁“磷”护安澜,太湖“清水廊道”更“净”了

来源: 无锡日报

2025-07-18 18:33:00

   梁溪河畔,一架无人机如同敏锐的“生态哨兵”掠过水面,“电子眼”精准识别排污口隐患,实时画面传输至河长手机——这是无锡“空中河长”守护母亲河的新日常。17日获悉,今年上半年,无锡治太攻坚取得标志性突破:13条主要入湖河流总磷浓度全部达到Ⅱ类,同比新增4条;平均总磷浓度降至0.072mg/L,同比下降7.7%。曾经令人忧心的关键污染指标“磷”,如今被牢牢锁进了“绿色区间”。 

   

  作为太湖“守门员”,入湖河流水质至关重要。滨湖区锁定梁溪河、直湖港两大要道,打出治水“组合拳”:梁溪河流域重拳补齐荣巷、河埒街道控源截污短板,同步筑牢京杭大运河堤防;直湖港流域则全力提升胡埭、马山地区污水“消化力”,并推动清淤疏浚、生态修复、岸线整治。新吴区同步发力,在太湖安全度夏期间对大溪港、望虞河加密“体检”8轮,对重点区域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开展“回头看”,并加速推进国省考断面周边农田排口生态化改造,全力削减入河污染负荷,为重点断面水质“保驾护航”。

   

  目光转向治太“主战场”宜兴。工程车往来穿梭、清淤船长臂挥舞……庄家浜作为宜兴主要入湖河道社渎港的一级支浜,眼下河道清淤、畅流活水等工程正有序推进。宜兴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表示,今年以来,宜兴以“能多则多、能全则全”的决心,对9条主要入湖河流两侧污染源发起“总攻”,多线作战、协同发力。

   

  农田控源“战场”上推土机轰鸣,入湖河道周边田成方、渠相连,2.2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已完成35%,年底将全面竣工,从源头上锁住农业污染的“闸门”。在秸秆离田“战场”,防线由入湖河道两侧500米外扩至800米,5.87万亩夏收秸秆被清运离田,有效阻断了秸秆腐烂带来的磷污染入河风险。生活污水治理“战场”同样紧锣密鼓,入湖河道周边上百个住宅小区的雨污管网,已开展一轮“清肠手术”,确保管道畅通、容量充足,严防底泥污染入河。养殖池塘改造是另一关键“战场”,宜兴优先对9条主要入湖河流两侧500米范围内共0.98万亩池塘实施标准化改造或退养,目前0.66万亩池塘已完成“华丽转身”,剩余部分正全力冲刺,力争7月底前全面完成。到今年底,宜兴全域池塘标准化改造率将达80%。

   

  每一次清淤船的挥臂,每一处排污管网的修补,每一亩高标准农田的建成,都在为太湖减去一分污染的重负,增添一分清澈的底色。据了解,为巩固和深化治理成效,无锡市生态环境局正牵头编制13条主要入湖河流及10条上游关联骨干河流的“一河一策”精细化治理方案,从强化工业污染防治、管住农业面源到夯实雨污管网支撑、开展生态修复等全方位细化任务清单,切实守护太湖安澜。(陈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