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

牢记殷殷嘱托 建设美丽新疆丨锚定总目标 美丽新疆建设展现新气象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

2025-08-26 21:04:00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李杨

  初秋的新疆,天高云淡,生机勃发。汽笛声中,一列列满载货物的班列驶出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截至7月底,已有9700余列中欧(中亚)班列由此驶出。

  汽笛声背后,是新疆锚定总目标,在建设美丽新疆征途上发力奔跑的强劲心跳。

  2023年8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自治区和兵团工作汇报时指出,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把握新疆在国家全局中的战略定位,扭住工作总目标,把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嘱托,声声入耳;前行,力量倍增。

  新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推进事关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推动美丽新疆建设不断展现新气象。

   牢牢扭住总目标不放松 

  走进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固原巷社区,感受各民族一家亲的温馨与欢乐;来到新疆国际大巴扎,领略热闹的市井烟火气;在新疆农业博览园的智能温室里,体会把科技“种”进地里的神奇……8月16日,2025年全球发展青年领袖之家“中国行”结束时,欧元金融集团总裁助理路易斯·舒尔茨说:“这4天的新疆之行,让我看到了真实、立体、全面的新疆——有民生的温度,有文化的厚度,更有开放发展的速度。我要告诉更多人,新疆的繁荣稳定,是触手可及的事实。”

  路易斯·舒尔茨的感受,是无数人心底的共鸣。

  自古边疆稳,则国安;边疆乱,则国难安。

  今天的新疆,山河安澜、欣欣向荣。这样的安定繁荣,正是新疆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个总纲,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气和担当,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结果。

  自治区党委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摆在首位,树立久久为功、长期作战的思想,强化忧患意识、增强底线思维,全区上下统一思想、统一步调、统一行动,持续巩固来之不易的社会稳定局面。

  坚持法安天下——扎实推进反恐维稳法治化常态化,保持依法严打高压态势,因地制宜优化措施,完善风险管控机制,牢牢守住了不发生暴恐案事件的底线。

  善用良法护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古城保护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镇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民宿管理与促进条例》……新疆制定出台一批特色鲜明的地方性法规,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夯实法治根基。

  提升治理效能——新疆高标准推进县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目前,全区96个县级综治中心已全部建成。小阵地释放大能量,全区98%以上的矛盾纠纷在县级综治中心化解。“奶茶议事会”“石榴籽小屋”等议事平台,让矛盾纠纷从“难解”变“有解”。

  建设法治政府——制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将各级政府重大行政决策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扩大至52个,“新服办”可办事项达1653个,“新企办”可办事项达2029个,2494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是社会稳定红利释放的直接显现——今年上半年,新疆引进区外到位资金超5300亿元,各类经营主体超268万户。

   答好稳定和发展的辩证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抓稳定和促发展两方面工作的统筹结合,以稳定确保发展,以发展促进稳定。

  稳定和发展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做好新疆工作,稳定与发展是两个关键点。总书记讲话的字里行间,深刻蕴含着稳定与发展的辩证法:没有稳定的发展如空中楼阁——如果稳定得不到维护,一切事情都办不成,发展的成果也保不住;没有发展的稳定是无源之水——如果发展不可持续,长治久安就失去坚实物质基础,遑论人民幸福、人心安定。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新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系统观念、辩证思维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让新时代的硬道理在天山南北落地生根。

  今年上半年,新疆经济跑出昂扬向上曲线:新疆地区生产总值9846.4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7%。经济底盘之“稳”、动能转换之“进”、质量效益之“优”,共同绘就了一幅活力迸发、动力十足的动人图景。

  有什么样的担当,就有什么样的作为。

  这是一份关于责任的答卷——

  新疆锚定“五大战略定位”,找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口,充分发挥能源资源、地理区位等独特优势,以自身所能服务国家所需。粮食生产实现从“自给自足”到“国家粮仓”的跃升,2024年达到466亿斤,单产首次跃居全国第一;成为西北地区首个新能源装机过亿省份,2024年新能源装机达1.048亿千瓦;“疆电外送”第三通道——哈密—重庆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产送电,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重塑能源版图,使新能源送出能力再提升;“地上的云朵”绽放华彩,棉花和纺织服装全产业链2024年产值突破2200亿元,吸纳就业超100万人。

  这是一份关于质量的答卷——

  核心技术“破茧”,“新质基因”裂变为先进生产力。怀柔实验室新疆基地稳健运转,国家风力发电技术创新中心、中塔生物资源保育与利用联合实验室、天山实验室等“国字号”科研平台相继揭牌成立。深地塔科1井刷新亚洲纪录,我国首个业务化运行的卫星激光通信地面站在喀什建成,全疆首个智算中心在克拉玛依建成投用。

  这是一份关于速度的答卷——

  基础设施“十网畅联”,促进各种资源要素互联互通。机场数量增至28个,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成为向西开放的空中门户。启动建设伊犁—阿克苏铁路等重大项目,全疆铁路营运里程逾9500公里。天山胜利隧道贯通,别迭里口岸公路、S236线淖毛湖至伊吾等重点公路项目加速建设。

  开放新疆,大门“越开越大”。进出口额跨越至2024年的4351.1亿元。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成为驱动开放型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今年上半年,新疆自贸试验区进出口贸易值达1225.6亿元,同比增长23.3%,占全疆进出口总值的43.6%。

  以“共同体”凝聚“向心力” 

  8月20日上午,在安徽(三峡)皮山县工业园区的新疆鑫徽服饰有限公司车间里,吐布古丽·吐尔孙坐在缝纫机前,聚精会神地缝制衣物。“园区里就有幼儿园,还提供保障性住房,在这里上班,能挣钱,还省心。”吐布古丽说。

  在园区内,有6000余人和吐布古丽一样,“上班就觉得心里踏实”。

  聚焦总目标,新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发展成果落实到改善民生、惠及当地、增进团结上。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通过“就业服务乡村行”“春风行动”等专项活动,千方百计帮扶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等群体就业创业;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产业兴村”计划,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带动脱贫人口稳定就业;新疆和田学院、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大学克州校区相继成立,照亮青年学子成才之路……

  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民生笔触,打开万千群众心中的“幸福闸门”,汇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激流。

  当每一粒种子拥抱沃土,每一朵浪花跃入海洋,便有了破土拔节、惊涛拍岸的力量。

  新疆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全过程,推动各项工作向主线聚焦、向主线发力。当数字经济的新动能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相得益彰,当生态文明的绿色画卷与民族团结的和谐图景交相辉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在天山南北落地生根、枝繁叶茂。

  新征程上,新疆各族儿女心相通、情相融,志相同、力相聚,阔步走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