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沃野展新卷 振兴图景绘华章
来源: 泰州新闻网
2025-09-24 00:05:00
当秋分的暖阳照耀京华大地,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以“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为主题,在北京市通州区于家务国际种业会展中心盛大启幕。从黑龙江建三江农场的无人驾驶收割机轰鸣,到上海金山廊下生态园的“农文旅”嘉年华;从云南大理非遗扎染与稻田艺术交融,到江苏徐州贾汪智慧农业示范园的AI巡田系统昼夜值守,一幅科技赋能、文化铸魂的丰收画卷在神州大地上徐徐铺展,彰显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蓬勃活力。
科技强农,解码丰收新内涵。丰收的底色,是科技创新的硬核支撑。2025年,面对极端天气频发与资源约束加剧的双重挑战,各地以“藏粮于技”破局。北京主场活动的智慧农业展区内,农作物智能巡检机器狗实时回传田间数据,“土地帮帮”AI智能体为20万亩农田定制精准施肥方案;在盐城东台西瓜种植基地,物联网监测温湿度、光照,搭配生物防虫技术,让“东台西瓜”糖度稳定在13-15度,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年销量突破20亿公斤;泰州兴化永丰镇,万亩蟹塘运用智能化监测设备,实时监控水质和螃蟹生长情况,实现科学养殖,蟹农们迎来了大丰收。更令人振奋的是,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8%,2500个县域电商服务中心通过“数智大脑”实现产销精准对接,让“会种地”升级为“慧种地”,让“丰收在田”转化为“丰收在手”。
文化润农,赓续千年新传承。丰收的温度,蕴藏着农耕文明的永恒脉动。今年丰收节期间,文化基因与现代生活碰撞出璀璨火花。扬州世界园艺博览园内,唐代农具与无人播种机同台演绎农耕史诗;丽水古村落的“稻田音乐会”将二十四节气谱成乡村振兴交响曲;常州淹城遗址公园推出稻田VR实景体验,让年轻人在数字空间触摸“耕读传家”的文化密码。更有一批“新农人”以创新姿态接续传统,95后主播张雯雯在延安苹果合作社搭建“云端耕读课堂”,直播带货间穿插讲述《齐民要术》的现代启示;江苏苏州“稻田博物馆”用全息投影重现千年稻作史,单日吸引超万名游客打卡。这些实践印证着: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
融合兴农,激活振兴新动能。丰收的延伸,在于三产融合的乘数效应。2025年各地以丰收节为支点,撬动城乡要素流动。南京“紫金山庄”优农产品市集汇聚300余种地理标志产品,无锡阳山水蜜桃通过区块链溯源技术,消费者扫码就能查看桃子从开花、结果到采摘的全过程;湖南益阳“稻虾共生”基地推出AR沉浸式体验项目,游客扫码即可见证小龙虾与水稻的生态协同;上海金山主会场开设“未来农场实验室”,展示植物工厂、垂直农业等10项都市农业前沿科技。值得关注的是,全国休闲农业营收同比增长23%,超8000个村集体通过“非遗+电商”“民宿+研学”等模式实现增收,印证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逻辑。
秋阳鎏金,穰穰满家。2025年的中国农民丰收节,既是五谷丰登的庆典,更是乡村振兴的誓师。当北京主会场“第一书记风采展区”的驻村日记与安徽主场“农业科创联盟”的专利证书交相辉映,当东北黑土地上的无人农机与江南水乡的数字化村居构成时代拼图,我们清晰看见:在科技赋能与文化传承的双轮驱动下,广袤乡土正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让我们以丰收为起点,在希望的田野上续写“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时代华章!(黄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