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华章 | 读懂扬州,何止春风十里
来源: 扬州发布
2025-10-12 20:56:00
当2500多年的岁月凝成一部名为“扬州”的书,撩人的春风翻过书页,将为哪个篇章停留?是金戈铁马夹杂的战鼓铿锵、运河奔涌激荡起的粼粼波光、文人骚客留下的诗词墨香,还是古城街巷中的斑驳砖瓦,抑或是百姓餐桌上氤氲的市井烟火?
10月10日,在广陵有盐街区,以“读懂扬州,何止春风十里”为主题的“读城”行动举办发布活动。“读城”行动将扬州整座城市变身立体的阅读场,以丰富的活动为引邀人入卷,让“春风十里”的诗意在时间、空间的维度上无限延伸,为人们提供品读扬州的更多可能,更铺陈出扬州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气象万千。
“读城”行动围绕“一场发布活动、三个‘读城’榜单、四大主题单元、六项配套活动”展开。除10月10日举办的发布活动外,三个“读城”榜单分别是“老建筑·新光彩”“老地名·新地标”“老字号·新网红”名单,四大主题单元分别是“阅读建筑”“阅读地名”“阅读老字号”“青春读城”,六项配套活动则是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的一系列宣传推广、口述采编和数字普及等工作。
“我们希望用一场大众参与的城市文化活动,推动城市空间可读、历史可感、文化可触。”活动主办方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举办主题活动、发布相应榜单,为市民游客“读城”提供索引和导览。
扬州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众多以建筑为代表的历史文化遗产,它们是城市变迁的见证者,更是运河文化、盐商文化与园林艺术的生动载体。散落在城市里的地名,是镌刻在大地上的历史印记,也是扬州千年文脉的“活化石”。老字号,则是扬州城市的记忆符号,也是品质与传承的象征。
“老建筑·新光彩”榜单以盐商建筑、园林建筑、庭院建筑为主题进行划分,卢氏盐商住宅、何园、祥庐等多处建筑上榜,展示扬州传统建筑中所蕴含的运河文化、盐商文化、园林艺术及营造技艺等特色元素,传递扬州建筑独特的人文精神和美学品格。
“阅读地名”则是一场深度挖掘扬州地理特征、历史记忆与人文精神的文化行动,将通过编制扬州乡村地名保护名录、解读第四批扬州市地名文化遗产、发布“跟着地名游古城”游览路线等活动,增强市民文化认同与自信,构建系统、生动、可持续的地名文化传承体系。
“老字号·新网红”焕新名录,聚焦38家具有深厚文化底蕴与时代活力的老字号企业,全面提升老字号的社会认知度和品牌活力,构建老字号品牌保护、传播与消费促进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生态。
“‘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不仅是一句谚语,更是一把解读城市性格的钥匙。”富春集团总经理徐颖宏作为老字号代表向寻味者发出邀约。他说,百年老店富春,不仅是一家老字号,更是一个城市文化的“活态阅读空间”,“走进富春体验扬州早茶,当茶香与面香在口中交融时,您便已经翻开了扬州这本线装古书最活色生香的一页。”
这正是“读城”行动“老字号正青春,老味道新传承”系列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市民和游客可以通过参与老字号“探店”“鉴品”“焕新”三大体验活动,从美食、技艺等方面,充分感受老字号焕发出的潮流活力。
体验,远不止舌尖迸发的味觉奥妙,还有眼睛捕捉的美学密码、耳朵聆听的声音图谱、指尖感知的城市肌理,是融入生活的人文感知和同频探索。
在“读城”行动中,一条以城市文化地标串联起的沉浸式打卡线路,是文化叙事与空间体验的深度融合:从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点汪鲁门盐商住宅出发,读世界运河之都的传奇与变迁;途经江苏省老字号集聚街区—东关街—国庆路街区,读三和四美、紫罗兰理发店、大麒麟阁等老字号的新呈现;漫步在清代有着“扬州华尔街”美誉的广陵路,打卡二分明月楼、贾氏盐商住宅、四岸公所等文化地标,在广陵有盐街区驻足,读城市更新中被光影定格的古城记忆……
运河的涛声与古城的低吟交织出浑厚的乐章,青年的加入,则让这场人与城之间的深沉对话多了活泼与灵动。“读城”行动中的“青春读城”主题,以“青年与城市共成长”为主线,推出“游学寻真”“古韵寻趣”“产创寻梦”“烟火寻味”“笃行寻光”“聚智寻策”六大单元,让青年朋友在研学、宣讲、参观等活动中充分观察、体验,以全身心的投入实现“精读”“慢读”“通读”,激发他们对这座城市的热爱,让青春的梦想与城市的发展共振。
读是形式,思是沉淀,行是目的。让“阅读力”蜕变为“生长力”,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赋能增效,是“读城”行动的关键。
让精彩活动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在“跟着地名游古城”等文旅融合的新模式下,文化旅游将与经济消费联动发展。而针对老字号开展的“探店”“鉴品”“焕新”等活动,将打造出新的消费热点。“大运扬州”周末市集和“跟着非遗游扬州”“沿着运河读扬州”等线下活动,将通过满足市民游客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
让碎片化的文化元素集结成新的文化成果。住建部门将持续推动历史建筑宣传展示、历史建筑认定与公布、传统建筑保护与修缮工作。民政部门将通过开展省级地名文化遗产解读,以设立相应专栏、发布主题旅游线路、编制地名保护名录等方式,将地名打造成为扬州特殊的文化符号。方志部门则将聚焦城市历史文脉保护与传承,系统采集口述史料、深度梳理方志文献、跟踪呈现城市发展轨迹,构建多媒体的档案资源,全方位保存与活化扬州集体记忆。
让多元的宣传推荐塑造更加立体鲜活的城市形象。在数字技术发展的今天,线上传播能够让地域符号突破物理的疆界。“读城”行动将通过“乐享扬州”“网眼读城”两大主题的网络宣传活动让城市形象持续“破圈”:一方面,联合抖音等平台,邀请明星艺人、非遗传承人、网红大V等深度体验城市生活,并发布Vlog、短视频等新媒体作品,掀起网络“种草”风暴;另一方面,主动发掘并梳理城市新兴产业发展亮点,全方位呈现扬州高质量发展生动图景。
让青年智慧成为助推产业发展的强大引擎。聚焦产业科创名城建设,“读城”行动中的青年主体将担任更为重要的角色。他们将前往产业园区、产业孵化基地、老字号工坊,以青年视角提出发展建议;青春小店的创业故事和青年“读城”系列视频,将集中展现古城中的青年风采;“青年圆桌派”和社会观察等“面对面”交流活动,将邀请他们为城市治理提供“金点子”,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宜居度和青年幸福感建言献策。
读扬州、懂扬州、荐扬州。“读城”行动,将超越一场活动的边界,成为连接历史与未来的精神桥梁。读懂扬州,不止于春风十里的诗意,更是以文化为笔,在古今交织的卷轴上,写下扬州向新而行的答案。
记者 林倩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