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铁路风景|关山新月照新途
来源: 中国铁路
2025-10-27 13:36:00
车窗是流动的画框将连绵的绿、恍惚的云与天空的蓝搅拌成温柔的漩涡
“我的铁路风景”故事汇原创美文
征集展示活动
正在火热进行中
关山新月照新途
王玉
漫画:阿拉法特·艾尔肯
窗外是茫茫戈壁,橘红色的落日正缓缓沉入地平线,这是专属于傍晚的蓝调时刻。身旁的动车掠过这片土地,而我却想起那个“以骆驼代步”的年代。
七十载光阴,新疆铁路从无到有、从慢到快,不仅改变了这片辽阔大地的时空距离,更在每个普通人的生命里,留下了深深浅浅的印迹。
我的铁路记忆,始于2001年冬天。那年我5岁,外婆家买了一台彩色电视机,在那个时候彩色电视机在普通的农村里还是个稀罕物件,就像是小镇孩子望向世界的唯一眼睛。
作者:学生闫煜林
我清晰地记得我每天最快乐的时光便是在电视机前度过的。傍晚六点,我坐在小板凳上,和周围前来凑热闹的叔叔阿姨,一起看着电视机里的世界,那一刻仿佛全世界都住在电视里。我仔细的观看着画面闪动的每一帧,生怕自己错过任何一处细节,犹记得画面里首先听到的是刺破天际的鸣笛声传来,然后一辆外形犹如田间甘蔗一般的车缓缓驶入眼前。从画面人物的交谈之中才得知这个“甘蔗车”的正规名称叫“火车”。命运为我铺展的轨道,蜿蜒走向了从不曾遇见的远方,原以为我与火车只是匆匆照面的过客,谁知竟成了彼此故事的篇章。
作者:学生何抒芮
我的青春期是在列车的风笛声中度过的。2012年,我去乌鲁木齐上高中,每周五晚上都会坐3个小时的火车回家。那趟车次至今记得清清楚楚——K9782。车厢里挤满了学生、商贩、探亲的旅客。我和暗恋的女生常常并肩坐在靠窗的座位,她有一双维吾尔族特有的大眼睛,窗外是连绵的天山雪峰,窗内是我们懵懂的心事。火车穿过一个又一个隧道,明明灭灭的光影里,藏着多少欲言又止的悸动。
2015年,我考到北京读大学。第一次坐T70次列车出疆,整整31个小时。当火车穿过河西走廊,第一次看见华北平原时,整个车厢都沸腾了。
毕业后我回到新疆,成为一名列车长,在不断延伸的钢铁丝路上用心服务旅客。2020年,我把父母从吐鲁番接到乌鲁木齐过周末,1个小时的车程,父亲一直看着窗外,喃喃自语:“当年你爷爷走这段路,要赶着骆驼走两天。”
七十年,新疆铁路从最初的一条“独苗”长成了覆盖全疆的钢铁网络;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再到复兴号;从“千里一线牵”到“轨道上的新疆”。但对我而言,铁路不只是钢铁的造物,它是父母站台上的目送,是青春里那个姑娘睫毛上的光影,是深夜车厢里婴儿的啼哭与母亲的摇篮曲。
作者:学生王若妍
这些记忆如同钢轨下的石砟,看似平凡,却共同托起了新疆七十年发展的轨迹。当动车在戈壁上飞驰,当昔日的荒漠变成通途,当不同民族的人们在车厢里分享食物、歌声和故事,我明白了这条钢铁丝路,串起的不仅是城市与乡村,更是每一个普通人的鲜活日常。
车轮滚滚,风笛长鸣。在这条钢铁血脉里,流淌的是七十年的家国记忆,是一个又一个普通人与这片土地共同生长的故事。而我们,都是这列时代列车上的乘客,带着过往的全部记忆,驶向下一个更加灿烂的黎明。
图片:中国铁道博物馆
编辑:金炫美
审校:李孝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