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

2025长江文化南京论坛共论大河可持续发展之道

来源: 荔枝新闻中心

2025-11-23 20:45:00

  河流孕育了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源头。2025长江文化南京论坛上,全球河流研究学者、生态保护专家、文化使者及国际滨水城市代表,围绕水文化保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大河文明互鉴等议题展开洲际对话,共论大河可持续发展之道。

   

  河流对人类文明的深厚滋养是本次论坛的核心议题之一。与会嘉宾从多元视角探寻大河生态保护与文明传承的共生之道,认为河流不仅是生命之源,更是文明孕育、发展与互鉴的核心载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主任夏泽翰说:“中华文明与水的深厚联系。中华文明拥有超过5000年历史,在古代,中国人就用灵渠和京杭大运河连接全国,不仅促进交通与经济,也深刻影响了饮食文化与社会发展。可以说,水是生命之源、文明之基、文化之魂。只有善待水,才能保障人类的持续存在与发展。”

   

  意大利国际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古拉·卡萨里尼说:“中国的中华文明主要依托黄河与长江,而古罗马文明和希腊文明则依赖地中海及河流。无论是河流还是海洋,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具有决定性意义。”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仍有22亿人没有安全的水资源可以使用。在“一带一路”江河文明对话环节,嘉宾们认为,守护水资源绝非孤立行动,而是“一带一路”框架下人类命运与共的实践。既要以多边合作打破地域壁垒,也要推动理念互鉴、技术共享、行动协同,让长江、尼罗河、多瑙河等世界大河的保护经验相互赋能,使跨流域的水资源治理合作落地生根,守护滋养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

   

  罗马尼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安德烈·拉杜列斯库说:“要构建更有效的多边合作框架,加强全球范围内的谈判与协作。我们看到中国已经展现出坚定意愿,并支持了多项相关倡议和项目,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积极范例。”

  记者│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

  王鹏 亓晨 范洁萍 郝朦 杨帆

  编辑│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 张萌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视频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