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融入外科手术教学,下刀缝合都能精准打分!是“学习搭子”也是身边的老师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5-23 18:01:00
扬子晚报网讯(记者 吕彦霖)近日,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推出人工智能课程《外科手术学》,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医学教育的实际应用场景相结合,缩短学习时间的同时提高了知识掌握度,让老师和同学们都纷纷点赞。
“我对手术器械的认识不太充分,AI会给我图片或场景,问我应该选择什么手术器械,帮助我学习。”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21级学生刘雪琨告诉记者,最近学习《外科手术学》时不仅多了“学习搭子”也有了触手可及的老师。“遇到问题,AI会迅速给出准确的答案和解析,也很准确,不用再去其他网站找答案。对于前言的内容,它的检索能力也很强。”
“走刀时未保持45度斜行于皮肤,操作不合规。”记者注意到,在《外科手术学》课程使用的人工智能技术中,还可以上传手术操作模拟视频,AI智能评估系统会从持刀、下刀、切口、缝合等数个小项进行打分,并给出操作建议。“以前操作时老师或学姐只能关注到大的方面,没有这么细致。现在有了AI很多小操作都有了指导,有更多内容可以进步。”刘雪琨说。
南京鼓楼医院普外科行政副主任(主管教学),外科手术学课程负责人桑剑锋告诉记者,医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多局限于课本理论知识,缺乏外科手术的相关经验。因此《外科手术学》课程致力于提升医学生外科手术操作技能的熟练度,培养扎实的外科手术技术。但相对来说,传统教学资源有限,个性化不足,反馈滞后。“我们先建设了《外科手术学》的线上慕课,并在此基础上建设知识图谱、引入AI助教、AI实践等功能,打造了这一套AI课程体系。”
桑剑锋表示,AI课程不仅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实时收集和分析学生数据,也为教师提供反馈,达到个性化、自主化、精准化学习的目的。从学习效率方面来看,学生在使用AI辅助学习后,平均学习时间缩短了约20%,而知识掌握程度的测试成绩平均提高了15%左右。“另一方面在AI辅助教学场景下,我们作为教师,也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监督者。”
“外科手术学是医学教育体系中非常关键的一环,相当于桥梁课程。”南京大学医学院党委书记沈苏南表示,对于医学生而言“岗位胜任力”至关重要。这包括了基本的理论知识、临床技能,以及批判性思维,对知识信息的获取和利用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多方位的能力。沈苏南指出,《外科手术学》让学生们能够快速地由学生身份向医生身份转变,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训练岗位胜任力,同时弘扬医学人道主义精神,打造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位一体课程。“希望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培养兼具医德医术,对人民有爱心、对医学事业有奉献精神的合格医生。”
校对 王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