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
首页 > 新闻中心 > 扬眼视频

大咖健康课 ▏熬夜、高糖高脂饮食会诱发甲状腺结节?这些高危因素需警惕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5-24 13:37:00

每年5月25日是“世界甲状腺日”。甲状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虽然个头不大,却肩负着众多生理功能。近年来,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显著升高,据统计,每5个人中就可能有1人被它“盯上”。它就像甲状腺上长出的“小疙瘩”,大多时候悄无声息,可能在体检时才会被发现。很多人一听到“结节”就焦虑不安,也有人对此并不在意。甲状腺结节为何高发?能否自愈?要一“切”了之吗?本期《大咖健康课》特邀江苏省中医院普外科副主任中医师陈晨,从专业角度为大家解析甲状腺结节的真相,带来科学的防治指南。

专家名片:

陈晨,江苏省中医院副主任中医师,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经方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中医临床药学分会理事。擅长各种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各类甲状腺癌的规范手术治疗、甲亢的手术治疗、甲状旁腺的手术治疗、甲状腺的腔镜手术治疗尤其擅长。

甲状腺结节高发,但良性居多

熬夜、高热量饮食成新诱因

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腺体内出现的小肿块。是甲状腺细胞的异常、局灶性生长引起的离散病变。这些结节通常是囊性的(包含液体)或实质性的(组织)。结节可能会单独存在,也可能以多个形式出现。

中医对甲状腺结节的认知可追溯至古代“瘿病”记载。《诸病源候论》中不仅提及“瘿病”与饮食、居住环境的关联,更将情志因素视为重要诱因,认为“喜怒不节”可导致气滞、痰凝、血瘀,最终结于颈前形成结节。

“这种观点与现代医学强调的情绪压力、激素水平影响等因素不谋而合。” 陈晨认为,现代甲状腺结节的诱因更为复杂。除传统的饮食、情志因素外,电离辐射暴露、熬夜、高脂高糖饮食等“现代病”成为新的风险因素。“尤其需要警惕儿童时期的颈部辐射暴露,这可能显著增加日后患甲状腺结节的风险。”

甲状腺结节的发病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性发病率远高于男性。陈晨指出,这与女性雌激素水平波动、现代社会多重角色压力及更敏感的情绪调节机制密切相关。

数据显示,通过高精度B超检查,健康人群中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最高可达20%-75% 。 “这个数字看起来吓人,但实际上大部分结节都是良性的,无需过度干预。不过,当少部分结节存在恶变倾向时,则需要积极处理。” 陈晨工作近 20 年,仅见过两例甲状腺癌患者离世。

甲状腺结节能自愈吗?陈晨表示,纯囊性的结节有可能会吸收缩小。临床统计显示,仅约5%的甲状腺结节为恶性,且甲状腺癌中超过90%为乳头状癌,其5年生存率高达84.3%。在医生们看来,甲状腺癌是一个相对“善良”的恶性肿瘤。不过,甲状腺癌中也存在髓样癌、未分化癌等类型,这些肿瘤的恶性程度较高,死亡率也相对较高。

甲状腺疾病治疗新思路

微创技术与中医辅助联合

“中医在整个甲状腺治疗过程中,主要起到辅助作用。”陈晨表示,对于不愿接受手术的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中医中药可通过辨证施治,运用疏肝理气、化痰散结、活血化瘀的方药促进结节吸收。临床数据显示,直径较小的囊性结节,经中医调理后可缩小甚至消失。

中医治疗甲状腺结节注重整体体质调节。针对气滞、痰凝、淤血等不同情况,分别采用疏肝理气、化痰、活血化瘀等治法。“由于个体差异,没有一种药或方子适用于所有人,辨证施治是关键,否则可能适得其反。”

他介绍,直径<1cm,B 超显示形态规则、边缘清晰、纵横比<1、无细小钙化,且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结节,通常无需特殊治疗,每 6-12 个月复查随访即可。但若出现以下情况需干预治疗:结节压迫导致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呼吸不畅或颈部淋巴结肿大;结节体积大或短时间内迅速增长;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甲亢或者甲减);有甲状腺癌或多发内分泌腺瘤综合征家族史;有头颈部放射史。

他提到,当结节需要干预时,现代医学的微波消融、射频消融等微创技术提供了新选择。这些技术适用于有压迫症状、影响美观,或者患者有强烈消除意愿的良性结节。陈晨强调,结节大小并非唯一判断标准,比如有的患者结节达3公分,但无任何症状,只需定期观察;而有的患者结节仅1公分,却压迫气管导致呼吸困难,就需及时干预。

对于恶性甲状腺肿瘤,他认为手术切除仍是首选,但中医可在围手术期发挥重要辅助作用。术前,可通过针灸、耳穴、药枕、泡脚或口服中药等方式改善患者焦虑失眠状况。术后,运用中药能加速康复、减轻神经损伤症状;针对长期服用优甲乐导致的心悸、多汗等副作用,中医也有相应调理方案。此外,对于甲亢或甲减患者,中医可改善其因服用西药产生的一系列副作用。

甲状腺全切或恶性肿瘤患者术后,需长期口服优甲乐或甲状腺素片,部分患者甚至需达到亚临床甲亢状态,这可能引发一些不适症状,可通过中医中药方法缓解。“研究表明,手术后采用中医方法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复发可能性。”陈晨表示,相关研究仍在继续,若能得出明确结论,将使广大患者受益。

甲状腺结节如何防?

专家依据病因给妙招

专家强调,预防甲状腺结节,应从其病因入手,并给出了具体建议:

首先,儿童要远离电离辐射,电磁辐射影响相对较小。

其次,要合理控制饮食。碘摄入遵循“U型曲线”原则,若日常食用加碘盐,应减少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的摄入;常吃海鲜的人可以选择无碘盐,且每周海鲜食用不超过4次。海鱼如三文鱼、黄鱼、带鱼等含碘量较低,可正常食用。桥本甲状腺炎患者需严格限碘。此外,可适量食用菌菇类、动物内脏、坚果,白萝卜、花菜、大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应少吃,因为会抑制甲状腺激素作用,降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不利于甲状腺结节。

还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甲状腺激素分泌与昼夜节律密切相关,长期熬夜会打乱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调节,增加结节发生风险。成年人每天应保证7 - 8小时高质量睡眠,睡前1小时避免接触电子屏幕。

在情志调摄方面,中医“治未病”理念指出,很多甲状腺结节患者有长期情绪压抑、焦虑的经历。建议通过冥想、瑜伽、音乐疗法等缓解压力,培养兴趣爱好,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要定期复查随访,TI-RADS 1-3级结节每年复查1次,对于有甲状腺癌家族史、TI-RADS分级≥4级、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的高危人群,需每3-6个月随访,必要时进行穿刺活检,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通讯员:刘成勇 孙茜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万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