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紫牛头条

紫牛头条∣养殖户买来水改产品去除黑斑,结果导致塘里螃蟹大量死亡,谁之过?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13 20:57:00

螃蟹黑底、锈斑,卖相相对较差,眼下又是螃蟹大量上市的季节,泰州兴化安丰镇中圩村的葛师傅便在当地一家提供水产养殖技术服务的门店购买了“底锈净”。结果,这黑斑没去除掉,反而导致塘里大量螃蟹死亡。在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葛师傅认为产品有问题,而店家则认为螃蟹死亡是缺氧所致,和该款产品无关,目前双方陷入了僵持。到底谁之过?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就此进行了多方采访。

11月2日,往蟹塘投放“底锈净”

养殖户:使用“底锈净”后导致螃蟹大量死亡

“10月30日,我在当地一家名叫鱼状元的水产养殖技术服务中心买了两桶‘底锈净’,当时一个姓何的店长建议5天用两次,一次两桶。”葛师傅告诉记者,当天他就投放到蟹塘里,31号又买了两桶,准备11月1号用的,可1号下雾没敢用,到了2号早上才继续投放到蟹塘。“没想到,5号早上巡塘时捡了10多个死螃蟹,吃过饭来又捡了七八十斤,晚上看了一下,又死了一大片,我就下去捞,结果发现到处都是死螃蟹。”

葛师傅告诉记者,他购买“底锈净”的目的是去除螃蟹黑底板、锈斑,这样看上去有卖相,现在又是螃蟹大量上市的季节,有利于销售。“我是第一次用这种产品,平常塘里的螃蟹黑斑要不就不处理,要不就简单洗一下。”葛师傅说,正好前段时间去“鱼状元”,听了店里人的推荐,再加上看了产品上的使用功效说明,就当场买了。

葛师傅说,事发后他去找了“鱼状元”讨要说法,可对方不承认药物有问题,并称螃蟹死亡是缺氧所致,双方还为此闹到了派出所。“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农村农业局我都去找过了,可问题无法得到解决。”葛师傅说,部门工作人员说这个药有注册商标,也有符合相关企业标准。

据葛师傅介绍,螃蟹的大量死亡给他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近20万。“现在店家让我去检测这个药,确定有没有问题,但是存在实际困难。”葛师傅说,一是泰州当地可能没有这样的检测地方,二是就算把这个药的成分检测出来了,店家还要求证明螃蟹的死亡和这个药有关,这就是个“死胡同”。葛师傅表示,他现在能出示的相关证据是当时的购买记录和产品投放蟹塘的监控视频。

塘中出现死蟹

店家:产品卖了好多年,没出现这样的问题

“螃蟹死亡的原因是因为塘里面缺氧,和使用‘底锈净’没有任何关系。”鱼状元水产养殖技术服务中心一名姓何的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向记者强调说,这个和天气有很大关系,雾天导致塘里面缺氧。

“我们处理这件事的方式很简单,如果说产品有问题可以去送检,样品我们来提供,只要检测出产品有问题,我们肯定赔。”何姓工作人员说,也可以找塘口实验,比如选择10个塘口,然后投放“底锈净”,如果说螃蟹有损伤,我们也承认。“可这两种方案他都不同意,我们也就没办法去处理了。”

何姓工作人员说,这个产品卖了好多年了,最近半个月有好多客户选购,目前也还在卖,没人出现像葛师傅这种情况。“产品不是刚出来的,一直都有,主要是改底增氧。”何姓工作人员说,产品全都符合国家标准,也有质检报告。“这种产品是不可能把螃蟹搞死的,因为这个产品在养殖的过程中,是需要大量多次使用的,正常人家养殖户5到7天就用一次,不是说就使用一次。”

“不合法不合规的东西,我们不会做的,再多说一句,就算是产品真的有问题,你能检测出来,我们也可以向厂家索赔。”何姓工作人员表示。

被清理出来的死蟹

镇政府:多部门可参与协调,螃蟹死因还需确定

11月12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也就此联系了泰州兴化安丰镇镇政府,政府方面在多方了解后进行了回复。“葛师傅跟你们所说的螃蟹死亡损失金额还有待确认,目前我们已请‘鱼状元’负责人主动和当事人联系。”工作人员说,因为当时报过警,镇政府会请派出所帮忙跟进这件事,如果需要取证的话,可以帮助协调。“比如说葛师傅认为螃蟹是因为该产品导致的死亡,可能需要化验等一系列步骤。”

镇政府工作人员还称,村里面也可以参与其中,做好后续的服务工作。“我们也咨询了农口的专业人员,说可以先进行化验,确定一下螃蟹的死因。”镇政府工作人员表示,如果养殖户有相关需求,政府部门会协调推进。

图为使用的“底锈净”

多说一句:

网上检索可知,底锈净是一类用于水产养殖的底质改良剂,主要用于虾、蟹等甲壳类养殖池塘,针对养殖中后期常见的黑底板、黄底板、体表黑斑/黄斑/黑锈以及由底质恶化诱发的纤毛虫等问题。其通过对池底有机污物分解、络合金属离子、改善底质氧化还原环境,达到清洁体表、改善外观、稳定水质的目的。

而在葛师傅出示的产品外包装上可见,他所购买的“底锈净”生产厂家为湖北优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主要有五大功效,净水、改底、祛斑、除锈和增氧。产品的主要成分是锈斑分解剂。

对于葛师傅的遭遇,南京高淳一名螃蟹养殖专家也深表同情,毕竟螃蟹养殖现在开始收成了,没想到却蒙受损失。“类似的产品我们这边也有,就是厂家不一样,对于螃蟹的突然死亡无法下定论,毕竟涉及天气、用药量、产品本身是否合规等诸多因素在内。”这名养殖专家建议,可以通过正规的渠道向农业推广部门反映,然后把样品通过政府部门封存,之后通过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抽检化验。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郭一鹏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