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声】以“民生清单”的进度标注民生“温度”
来源: 扬子晚报
2024-01-25 20:01:15
1月23日,江苏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不仅定下了全省经济发展的“大目标”,还继续立下了事关民生的各种“小目标”。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2024年,江苏将办好12类55件民生实事。
办好民生实事,根底在“民声”。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这是“念兹在兹”的为民情怀,也是共产党人的价值坐标。年度民生实事的编制实施,承载了全省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近年来,江苏将民生实事从“十件”、“十项”,逐渐细化拓展为“50件”、“55件”,覆盖领域越来越广,普惠性越来越强,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支持与拥护。最新出炉的“民生清单”,涵盖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等12个方面,念民之所忧,行民之所盼,将释放更多民生红利。
办好民生实事,关键在“落实”。民生实事工程重在扎实推进,及早惠及民生。城镇新增就业138.3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6.32万元和3.05万元、普通高中录取人数为近十年新高……2023年江苏13类55件民生实事项目全部完成,其中超额完成目标任务项目40个。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有声,点点滴滴的民生小事,让高品质生活变得更加立体多维、可亲可感。新“清单”列举的55件民生实事,真真切切关系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柴米油盐”,必须谋远、抓准、做实、落细,确保“民生清单”能够实实在在变成老百姓的“幸福账单”。
办好民生实事,前提是“发展”。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没有扎扎实实的发展成果,美好生活就无从谈起。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省政府工作报告绘就的“计划书”和“任务图”中,进一步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让社会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民众。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新的“民生清单”,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做好这些民生实事,既能为百姓带来长远的福祉,又能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实现经济发展与惠及民生的“双向奔赴”。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55件民生实事具有标志性、示范性和引导性,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更是等不起、慢不得。天气虽寒、望春则暖。各级各部门要对照清单,真心“置顶”民生事,明确项目实施内容、完成时限、责任主体等要求,将好事办快、实事办稳,以民生清单的进度标注民生“温度”,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指导单位:江苏省委网信办
出品:视评工作室
监制:王文坚 李军
策划:黄凤 时力强
编辑:陈永辉 李舒曼
美编:李学 王晓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