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
首页 > 专题 > 时习之 > 时习之

【时习之】攥紧中国种子 打造种业“中国芯”

来源: 扬子晚报

2022-04-18 11:04:57

“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时,再次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要弘扬袁隆平等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十年磨一剑,久久为功,把这件大事抓好。

粮食是社稷之本,种业是粮食之基。近年来,我国现代种业“芯片”不断创新突破,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95%以上,实现“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但我国仍存在种业发展基础不牢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不足等“卡脖子”难题。要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就要加快完善种业产业链,让一粒粒好种子“长”出农民富裕富足的好日子。

要打好种业翻身仗,自主创新是关键。一方面要摸清我国种质资源的“家底”,建设国际一流的国家种质资源库。另一方面,保护和利用必须“两条腿走路”,加强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启动重点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制种基地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让种业插上科技翅膀,农业生产的“短板”就能早日变为“长项”。

种子虽小,却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国之大者”。种业振兴是一项长期任务,面对日趋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冲击,更需我们拿出十年磨一剑的定力、“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打好种业翻身仗,让中国饭碗拥有坚强的“中国芯”。

指导单位:江苏省委网信办

出品:时习之工作室

策划:时力强 黄凤 

评论员:林昀

制作:周嘉楠

相关新闻
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