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讯(通讯员 黄蕾 记者 徐晓风)5月16日,记者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两条“晋电下江南”跨区输电通道——500千伏山西阳城至江苏淮安输变电工程、±800千伏雁门关至淮安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落地江苏后,已累计向长三角地区输送电量超6000亿千瓦时,达6028亿千瓦时,相当于江苏省4500余万家庭5年的用电量。
19世纪末20世纪初,长三角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积极从区域外引入电能成为破题之举。1997年,江苏、山西两省达成协作,以“专厂、专线、专供”的形式建设了首条“晋电下江南”输电通道——500千伏阳淮输变电工程,开启了国内电网跨区域、远距离输电的先河。“这条线路起了大作用了,年输送电量超100亿千瓦时,约占当时江苏省全社会用电量的13%。”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分公司输电中心输电运检一班班长丁燃说。
随着长三角地区用电需求持续增长,2017年,国家“西电东送”重点工程之一——±800千伏雁门关至淮安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成投运,新增跨区输电能力800万千瓦。
“通过两条‘晋电下江南’通道,山西的电能得以高效传输至江苏乃至华东地区,极大缓解电力供需压力,同时也促进了华北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调控中心总工程师杨梓俊说。
“双碳”背景下,随着新能源的蓬勃发展,“晋电下江南”的“含绿量”也在不断提升。近年来,山西全面推进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开发,截至2024年年底,山西省新能源装机达到6189.5万千瓦,占全省发电装机的比重达到50 %。呼啸的风被转化为汩汩绿电与火电“打捆”后,通过雁淮直流特高压线路直送长三角。
“2024年,雁淮直流输电工程年累计输送电量达526.3亿千瓦时,其中新能源占比约30%,为江苏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国网江苏电力超高压分公司设备部主任孙勇军说。
目前,长三角地区内建有13条特高压输电工程,是全国特高压输电工程建设最密集的地区。以江苏为例,江苏已建成5条特高压,每年区外来电电量达1600亿千瓦时,约占全省社会用电量的18%。
未来,江苏正加快推动蒙东送电江苏直流工程在“十五五”落地,区外受电能力由4500万千瓦提升至5000万千瓦以上,推动锡泰直流配套332万千瓦专用电源落地,扩大区外来电规模,进一步提升江苏电网保供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