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2020年江苏省优秀运动员退役仪式在南京举办,150名江苏优秀运动员正式告别赛场,迎接崭新的人生。退役是运动员人生的第二次开场,如何才能保障好运动员退役后再就业呢?
13年培训退役运动员2429人
“江苏省退役运动员就业率达到93%以上,从事体育行业的比较多,特别是体育健身、体育产业等行业的运动员很多。另外还有一部分当体育老师,组织安置的一部分还有大学老师以及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等。”江苏省体育人才流动服务中心副主任赵爱武告诉记者,为了让退役运动员能够从“体育人”顺利转型为“社会人”,省体育局精准服务、助力转型:连续13年举办退役运动员职业转换培训班,为退役运动员提供综合素质教育、中小学教师资格证培训等服务,帮助退役运动员调整心态,顺利从赛场进入到职场。
目前,江苏省体育局为退役运动员建立了社会保险保障、勿忘我计划、人事代理、档案管理、职业指导、就业实习、就业推荐等为主要服务内容的职业转换服务工作体系;开发了以调整心态、转变观念、提升自我、实现转换为目标的培训课程体系;确立了综合素质、体育职业技能(羽毛球指导员、游泳救生员、跆拳道、健美操、体育场馆员)、足球E级教练、健身教练、中小学教师资格证和转岗体育教练六个培训模块;面向社会公开选聘了一批优秀培训讲师;建立了后勤保障、教学组织、日常管理、质量评估四位一体的培训服务保障模式。
据了解,从2008年至今,江苏省体育局共计培训退役运动员2429人,1578人获得了救生员、跆拳道等项目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此外,运动员退役后生活上有些困难的,也会获得补助,截至目前先后共有1078名优秀退役运动员,获得了由江苏省体育局和江苏省发展体育基金会实施的“勿忘我计划”的资助,资助总金额650余万元。
陆浩杰:我想改变人们对举重的误解
退役仪式的现场,记者见到了伦敦奥运会男子举重77公斤级银牌得主陆浩杰。
“我的手臂断了,没办法再举了……”陆浩杰笑着指了指自己的手肘,有些无奈的说,“原本还想参加全运会,但医生说再练下去,这手就要废了。”
陆浩杰的这个伤很有名。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陆浩杰在抓举第二把时手肘部韧带拉伤,然而他并没有退出比赛,竟是忍住疼痛在挺举比赛中举起了190公斤,为中国夺取了一枚宝贵的银牌。
退役之后,陆浩杰参加了退役转职培训,“和很多退役运动员一样,我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参加了退役转职培训,对于退役运动员帮助蛮大的。让我又找到人生新的目标和方向。”
对于未来,陆浩杰想创办一个举重俱乐部,“让更多人的人了解举重这项运动,发挥自己的余热,继续为中国举重和江苏举重贡献价值。”
“很多人对举重都有误解,认为练举重会影响青少年成长发育,会把人压矮了,我想让大家知道,其实练举重不仅不会影响青少年成长发育,相反会让人变得更健康。”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啟元
校对 丁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