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B座西窗

繁星|面包在发酵

来源: 扬子晚报

2025-08-21 11:36:00

午后的阳光像融化的黄油从窗口漫入,吴薇薇百无聊赖地倚着柜台,指尖在手机屏幕上机械地滑动。三年前那个会为酵种pH值熬夜记录的女孩,此刻守着冷清的店面有些灰心——货架上手工面包的价格标签,在连锁店9.9元的促销海报前显得格外不合时宜。突然,一条留言闯入眼帘:“在肿瘤科绝望的日子里,吃到你家的面包会开心一点……”

订单截图上九次购买的记录,像一串串清晰的脚印。吴薇薇的心猛地被揪了一下——为那个素未谋面的病患,也为自己快要撑不下去的窘境。她想起开店时的初心:做安全的面包,分享给喜欢吃的人。次日清晨,她郑重地留下回复:“我记得您……欢迎来店里,我请您免费品尝所有产品。”

没想到,留言区很快发酵出更多的故事:“化疗时闻到肉味就吐,却只馋这一口手工面包”“妹妹临走前,就想尝一小块最朴实的蛋糕”。这把吴薇薇看怔了:原来自己做的面包,曾悄悄安抚过很多脆弱的生命。

那天在操作台,吴薇薇找回了久违的活力。她将指尖探入雪白的高筋粉堆,37℃的温水缓缓注入“火山口”。气泡在搅拌中欢快翻涌,就像她重新雀跃的心跳。左手不锈钢刮板灵巧地旋转,将散落的面絮归拢成团;右手掌根带着韵律推压,面团在台面上发出“啪嗒、啪嗒”的轻响。面絮光滑成团后,她改用掌根快速推压摧打,手下的面团受惊河豚般猛地收缩又弹起。曾经无比腰酸背疼的揉面,成了一个创造美好和希望的过程。看到面团的网膜在阳光下透出丝绸般的光泽,她忽然明白:有温度的食物,才有治愈人的能力。

发酵箱里,面团正进行着神奇的蜕变。三小时的静默中,蜂窝状气孔如珊瑚礁般缓慢生长,散发出蜂蜜混合麦芽的甜香。当烤箱“叮”地响起时,金棕色的面包壳正在绽开闪电状的裂纹,内部蒸汽逃逸的嘶嘶声,像一声满足的叹息。吴薇薇戴着粗布手套取出烤盘,热浪裹挟着阳光烘烤麦田的香气扑面而来。

那天打印机“咔嗒”一声,吐出一张特别的订单:“发货到面包店对面的医院,这是请肿瘤科护士和孩子们吃的。”这给了吴薇薇灵感,她特意烤了一批低糖少油的动物面包,给肿瘤科的孩子们送去。

忽然涌来的大单,让吴薇薇和店员一时手忙脚乱,网友“沈小五”得知,仗着自己有烘焙经验,主动前来帮忙,这让吴薇薇更加确信:善意就像酵母,只要一点点,就能让世界变得蓬松柔软。

作者:莫陌

来源:扬子晚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