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 | 转角有颗菜
来源: 扬子晚报
2025-09-18 15:06:00
南厍村,宋代属于水乡简村的一部分,静静地卧于吴江东太湖之滨,是著名的“松陵八景”之一,元代诗人陶振诗云:“太湖三万六千顷,总付雪滩垂钓翁。林屋参差红日下,洞庭缥缈白云中。泉喷甘雨龙神庙,声吼蒲牢塔寺钟。回首简村凝望久,不知明月挂垂虹”,为南厍村绵延千载作了注脚。纵横的河道将南厍村切割为大小不等的板块,彼此间以石桥相连。近处有一妇人捶衣,远处有一男人垂钓。一只乌篷船行过,船公撑着竹篙,也不刻意招呼游人,自顾自地唱着民歌。
在青石板路上走着,会看到百年理发店、铁匠铺、古榛树,进入窄而曲的街巷,触目所及有花店、白相里·绿水人家、蚕丝匠的铺子、茶馆……诠释着南厍村穿越古今的风韵。走着走着,以为到了尽头,复行数十步,茂林修竹惊艳于眼前,青翠欲滴,步入竹阴,顿觉清爽袭人,枝叶间漏下碎金般的日影,落在游人身上,跳来跳去。忽一阵风吹起,竹叶摩挲,仿佛嵇康的广陵余韵……
抬眼望去,民宅素墙上嵌着“纳福迎祥”“内敛乾坤”“万事如意步步高”“一帆风顺年年好”等楹联,表达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期许。檐下挂着鸟笼,院中晾着衣衫,门首坐着老人,他们或剥毛豆,或择菜,或戴着老花镜看报纸,俨然二十一世纪的桃花源。
村中有石头砌的标牌,唤作“转角有颗菜”,大抵意思是,每户人家门口都辟有小菜园,用路牙石围着。木门半掩,院落里草木扶疏,小菜、辣椒、大葱竞相生长,院门前的果树,石榴、山楂、柿子,已经结出累累果实,正待由青转红。
朝前走几步,可见村人的菜园,架子上长豆角累累垂落,隐约可见腹中豆粒的轮廓,微凸的曲线似书法家运笔时含蓄的顿挫;茄子沉甸甸地压弯枝头,毛豆秧舒展着阔叶,豆荚挤挤挨挨藏于叶腋间。还有开黄花的丝瓜、南瓜等,一畦畦,一垄垄,一架架,绿油油的,在阳光下泛着光。一位穿蓝布衫的农妇,发髻间还插着一朵丝瓜花,在除草施肥。
此情此景,让我联想到陶渊明的诗句:“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诗意,美好,祥和。
村民守着古桥、古树、古庙、古街、古巷、长廊、菜园,春夏秋冬,寒来暑往,在沉淀千年时光的南厍村怡然自得地生活。我很羡慕他们。
作者:黄晓梦
来源:扬子晚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