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财汇

江苏2个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入选国家级榜单 “花落”南京和常州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14 20:54:00

扬子晚报网11月14日讯(记者 徐兢)11月14日,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2025年度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名单近日公布,14个合作区上榜,认定有效期为五年。记者梳理发现,此次江苏上榜合作区共有2个,分别为常州的中瑞(士)中小企业合作区和南京的中欧中小企业合作区。

常州中瑞合作区‌以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为核心,瑞士企业集聚度超六成,并设立瑞士中心(除上海外国内唯一驻点)‌。‌南京中欧合作区‌依托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聚集菲尼克斯、西门子等欧洲企业,形成绿色智能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江苏的这两个合作区均已成为中小企业国际化合作的重要平台。南京的中欧合作区在产业规模、欧洲企业集聚度以及优质企业培育方面表现突出;而常州的中瑞合作区则在精准对接瑞士产业、吸引重大外资项目以及打造国际交流品牌方面成效显著‌。

其中,作为南京中欧中小企业合作区主体的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南京外资外贸主阵地,累计引进国际项目4000多个,世界500强企业121家,进出口总额连续多年过千亿元,2024年综合发展水平排名全国232家国家级经开区第11位,稳居江苏省158家省级以上经开区前三。

全国共有14个合作区上榜,覆盖全国12个省市,包括东部沿海(如上海、深圳)、中部(合肥、西安)及西部(成都、重庆)地区,体现国家推动中小企业国际化合作的均衡布局‌。合作对象涵盖欧洲(中欧、中瑞、中德)、亚洲(中日、中韩、东盟)、美洲等,助力中小企业融入全球产业链‌,说明这些合作区的国际合作非常多元化‌。

对于此次入选的14个合作区,工信部将动态管理并定期评估。明确合作区要结合自身特色优势和资源禀赋,制定科学合理发展规划;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针对本地区合作区发展制定专项扶持政策措施,加大政策和资源供给;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深入开展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服务活动,加强合作区建设发展情况监测。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组织开展合作区建设发展情况评价,对已认定合作区实行动态管理。

此次是工业和信息化部2024年正式出台《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管理暂行办法》之后首次组织申报和评选。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