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特色产业筑牢“保障网”∣南通人保财险气象指数类保险今年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超10亿元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14 18:39:00
金秋时节,江海大地稻浪金黄,渔港千帆竞发。截至今年10月底,人保财险南通市分公司创新推出的气象指数类保险,已为全市5219户次农户的201万亩稻麦、水产及设施大棚提供风险保障逾10亿元,累计赔付逾2500万元。这组数字背后,是该公司紧扣金融“五篇大文章”要求,在“保险+气象”服务领域深耕细作、精准发力的生动实践。
![]()
守护“粮仓”,节气气象指数保险让种粮大户吃下“定心丸”
地处江海交汇处的南通,是粮食生产重要基地,稻麦种植面积稳定。然而,随着极端天气频发,传统农业保险已难以完全覆盖气象风险带来的间接损失。针对这一痛点,南通人保财险将目光投向更为精准的节气气象指数保险。
“以往如果秋收遇到连续阴雨天,容易造成水稻倒伏,会导致增加不少收割成本。今年不一样了,及时赔付的气象指数保险,为我们减轻了不少负担。”通州区石港镇种植大户孙建国站在稻田边,一边指挥收割机作业,一边感谢前来回访的人保财险工作人员,“近1300亩水稻不仅有传统的成本保险兜底,还有现在额外投保的秋熟作物气象指数保险,让我们种粮人底气更足。”
孙建国的经历正是南通种粮户的缩影。围绕粮食安全主线,南通人保财险紧扣节气特点,推出节气气象指数保险,建立“市统筹、县突破”的立体推进机制:市级层面协调农业、气象部门提供数据支撑,县级支公司抢抓农时下沉服务,将保险政策精准送达村组田间。为实现快速定损、及时赔付,南通人保财险还与农业、气象等部门联合建立农业种植服务微信群,实时监测气象数据、迅速响应农户报案。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南通人保财险节气气象指数保险为全市小麦、秋熟作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8.8亿元,承保农户近5000户次,规模种植大户覆盖率超75%,为粮食稳产增收筑牢了坚实的风险屏障。
![]()
深耕“蓝土”:滩涂养殖指数保险为海洋经济护航
地处长江入海口北侧的启东市,拥有丰厚的滩涂资源。这片“蓝色沃土”孕育出闻名长三角的脊尾白虾、三疣梭子蟹等特色海产,滩涂养殖也成为该地区特色产业。然而,夏季常遇的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始终是悬在养殖户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过去一场台风过后,池塘漫堤、虾蟹跑光,半年辛苦付诸东流。”养殖户周先生回忆起此前遭遇台风时仍心有余悸。今年7月30日,第8号台风“竹节草”正面袭击启东,看着眼前的台风和强降雨,该种植户担忧不已。但令周先生意外的是,次日下午,他的手机收到银行短信提醒:滩涂养殖气象指数保险赔款15750元已到账。“台风还没完全离开,赔款先到了!”这份惊喜源于气象指数保险的独特机制——无需现场查勘,只要气象站监测数据达到约定阈值,系统自动触发理赔。这也是今年全市首笔理赔的滩涂养殖指数保险。
“理赔手续简单,保险赔款支付特别快!”这是养殖户的一致评价。今年以来,南通人保财险稳健推进滩涂养殖脊尾白虾与梭子蟹气象指数保险,为启东地区2.23万亩虾蟹养殖提供风险保障8912万元,累计赔付353万元,为南通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做大做强“蓝色经济”注入强心剂。
情系“菜篮”:水产大棚气象保障守护民生温度
为实现百姓“菜篮子”稳产保供,南通人保财险深耕江海特色,聚焦传统水产养殖与大棚蔬菜瓜果种植领域,瞄准农户经济作物价值高、流转快的保障需求,创新开发更便捷的政策性设施大棚和水产品气象指数保险,并同步开发配套商业保险补充保障缺口。
“报案后第二天8.1万元理赔款就到账了!”在通州区东社镇大棚种植蔬菜的孟庆义,在谈到政策性设施大棚气象指数保险时,为南通人保财险的效率点赞。此前因暴雨导致十几个大棚倒塌,理赔款迅速到位后他连夜采购材料组织抢修,“一点没耽误事儿,农业保险兜住了我们的底气和盼头。”
今年夏季,持续高温给如皋地区水产养殖带来严峻挑战,部分养殖户面临“泛塘”风险。与传统保险需现场查勘、“死鱼装筐称重”的定损方式不同,池塘水产品养殖气象指数保险仅依据官方发布的高温、降雨等气象数据即可触发理赔,极大简化流程、缩短等待时间,帮助养殖户快速获取赔款、恢复生产供应。
为提升服务效能,南通人保财险还依托“水保宝”物联技术,积极开展水产养殖风险减量实践,实现“风险减量+快速理赔”双重保障。截至目前,水产品气象指数保险为全辖1546亩池塘提供1653万元风险保障,累计已赔付65.3万元。
从良田到海洋,从稻谷到鱼虾,南通人保财险用“气象指数”帮农户守护“稳稳的幸福”。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气象指数保险创新,积极探索拓展保障边界,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为海洋强国战略筑牢风险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