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崇川幸福街道:老兵故事润童心 红色基因代代传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7-25 11:24:00
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近日,南通市崇川区幸福街道人武部和退役军人服务站联合南通理工学院、江苏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依托社区鸿雁网格党群服务站,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庆“八一”主题活动,大力弘扬拥军优属的优良传统,营造爱国拥军、尊崇军人的浓厚社会氛围。
网格老兵故事会 峥嵘军旅照红心
在幸福街道鸿雁网格党群服务站,退伍军人许明川用朴实而真挚的语言,深情讲述了自己和战友们参加1975年河南驻马店大水救灾的故事。孩子们聚精会神地聆听着许爷爷讲述那些英勇无畏的逆向行军、感人至深的战友之情、艰苦卓绝的抢险救援的真实故事。当许爷爷讲到其经历的牺牲与荣耀时,孩子们眼中充满了敬仰与震撼。这堂特殊的“老兵故事会”,让抽象的爱国主义和革命精神变得可触可感,这些承载在老兵身上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正是滋养青少年成长最生动的教材。
网格红色读书会 经典润心传薪火
活动中,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志愿者们,为转水社区公益暑托班的孩子们带来一场红色主题宣讲。她们讲述了经典抗战题材小说《鸡毛信》中“海娃送信”的感人故事,通过生动的演绎展现了抗战时期青少年的智慧与勇气。更令人动容的是,志愿者薛寓文、顾子睿分享了祖父和父亲在部队的真实经历,现场展示了珍贵的军功章和老照片。参与活动的邢霁帆同学感慨道:“原来书本上的历史就藏在我们身边啊。”活动创新性地将文学经典与家庭记忆相结合,让红色历史从书本走入现实,在青少年心中播下了爱国主义的种子。转水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文学经典+家庭记忆’的教育模式,既增强了历史教育的感染力,也实现了红色基因的代际传承。”
巧手编织戎马梦 非遗燃情庆“八一”
活动中,“一经一纬编出非遗创意,一丝一缕织就红色初心”的理念贯穿始终。社区邀请辖区学生和退役军人一起参与“做竹编、庆‘八一’”活动。“竹编是我国传统的手工技艺,竹子象征着柔韧顽强、正直无私、虚心谦抑……”活动中,社区网格员、南通理工学院大学生志愿者袁泉、安琪、归巢大学生邢天玺一边向大家详细讲解竹编工艺的历史,一边介绍制作的具体流程。在制作过程中,退役军人张磊还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军旅经历和对部队的感情,向孩子们传递着八一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在为竹编增添韵味的同时,也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携笔从戎的种子。
当老兵的军礼与少年的队礼在网格驿站相遇,时代的信仰完成无声的接力。幸福街道通过一场场主题活动,在青少年的心中种下了一颗颗爱国、报国的种子。接下来,幸福街道还将持续深化“八一”主题活动,深入开展“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活动,深化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坚定文化自信,厚植爱国爱军情怀,传承红色基因。
通讯员 顾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