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孩子充钱退款难、虚拟物品下单后加价、账号交易被找回……镇江消协提醒:暑期玩游戏,三类陷阱需提防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7-30 17:20:00

扬子晚报网7月30日讯(通讯员 陈红生 记者 姜天圣)暑假期间,不少学生喜欢趁着假期,痛快地“打怪升级”来娱乐放松。然而,有不法分子也把网络游戏当成狩猎平台,凑起网络游戏的“热闹”,将目光盯上了学生群体,导致游戏交易类纠纷频发。镇江消协梳理了近年来涉及网络游戏方面的投诉,提醒学生及家长防范三类陷阱。

陷阱一:未成年人充值退款难

消费者叶先生投诉称,家里9岁的孩子未经过家长同意,就花了3000多元购买了游戏里面的虚拟货币和游戏皮肤,与商家协商未果。

消费者马女士投诉称,孩子拿其大人的手机在网络平台充值购买游戏道具,今年3月至5月期间,共计充值近6000元,要求退费。

消协提醒:作为家长,务必要切实履行监护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电子设备的引导与监管。若不慎遭遇孩子游戏充值的情况,应及时收集充值记录、孩子身份信息等证据,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或相关平台客服求助,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为有效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家长在孩子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时,应实时监护,避免过度沉迷;不要将支付密码告诉孩子,并向孩子普及网上支付可能面临的风险,增强其风险意识。同时,家长也应以身作则,减少自身对手机的依赖,抽出更多时间陪伴孩子,增进亲子互动与情感交流。

陷阱二:网购皮肤后加价

消费者上官女士在网络平台购买了158元的游戏皮肤,购买后商家迟迟没有发货,咨询客服,客服答复称,该款皮肤涨价了,需要加价。上官女士称,商家没有在宣传页上注明“涨价后需要补差价”的提示,要求商家退款,但商家只愿意退一部分费用。

消费者王先生投诉称,通过网络平台购买了一款游戏皮肤,花费了48元。下单后,商家表示需要补差价60元。王先生表示不合理,与商家协商退款未果。

消协提醒:消费者网购下单购买游戏皮肤后,与商家之间就成立了网络买卖合同关系,商家负有及时发货的义务,如果商家并未及时发货,也没有证据证明发货是由于不能预见、不能克服、不能避免的客观原因造成,那么商家的行为构成违约。

如果遭遇加价的情形,消费者可以凭借购买的商品详情页面的截图、聊天记录、交易记录等相关信息,尝试与商家进行协商,要求商家按照原价进行交易。如果协商无果,消费者可以向当地的消费者协会投诉,也可以向相关监管部门举报商家的加价行为。

陷阱三:账号交易被找回

消费者姚先生今年4月份通过电话联系了一个游戏卖家,花2060元购买了包含数个买断制游戏的账号。截至6月,他购买的账号被卖家找回。他多次联系卖家,卖家答应赔偿,就是一直不肯退款。

消费者王先生反映,他在二手交易平台花468元购买了一个“三国杀”的手游账号,玩了不到一个星期,就被卖家恶意找回。

消协提醒:如果有购买游戏账号、装备的想法,应增强自身法律意识,合法合规参与网络交易,一定要通过正规、合法的第三方交易平台进行,避免私下交易,对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账号及商品尤其要提高警惕。购买前,要查询并遵守法律法规及平台用户规则(部分平台用户协议中明确载明禁止买卖账号),避免因违法违规导致合同无效或账号被封禁;购买时签订书面或电子合同,明确约定双方权利义务,包括账号交付、价款支付、权利瑕疵担保、违约责任等;购买后,要及时登录验证,发现无法登录情形要及时向卖家反映并寻求售后服务,也可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