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次都出圈!网友点赞他们是“‘苏超’最努力的球迷”
来源: 微扬中
2025-08-01 16:42:00
“蓝耀信仰永相随,面对艰难不后退,我们一路永远相随,誓死捍卫镇江队……”
本周,台风“竹节草”来袭,狂风骤雨不停歇,但丝毫抵挡不住梦溪蓝耀球迷会的训练热情。7月31日晚,镇江体育会展中心看台上,球迷们铿锵有力的歌声穿透夜空,敲响镇江队8月2日迎战南通的战鼓前奏。
这样自发的训练,每周或每两周1次,临近比赛则更为频繁,升级为“实战演练”,以确保比赛现场给到球员们最热情的鼓励和支持,并尽力展现最佳的城市形象和精神风貌。
台风天,出于安全考虑,镇江市区以外地区的球迷按通知没有参加本次训练。扬中球迷吉小燕看着群里不断更新的训练照片,人虽不在现场,心却早已和伙伴们一样沸腾。本周二,她作为刚刚加入球迷会的新成员,完成了“战斗团”首次训练。当天出发去镇江前,她骑电动车带着儿子,不小心摔了一跤,受了擦伤,但母子俩仍然坚持赶到训练现场,一丝不苟、全情投入在队伍中。
吉小燕和儿子,她的儿子也是一名足球少年
同样来自扬中的鄂敏小夫妻俩也正关注着群里训练的一举一动。家住八桥的他们,每一次参加训练、去比赛现场,开车单程都要一个半小时,但他们平时总是尽己所能不缺席。对他们来说,球迷们和镇江队的球员们一样,也是在为家乡荣誉而战。
鄂敏的丈夫和孩子在现场观看比赛
一场训练下来,嗓子喊哑发疼、手臂挥舞得发酸、精神亢奋后陷入疲惫都是常态,但大家满不在乎,心里想的就只有下一次能不能做得更好。因为“苏超”不仅是赛场上球队之间的比拼,也是看台上球迷方阵之间的对决。整场比赛,每隔1-2分钟,球迷方阵就要进入加油状态,精神和体力的消耗都不小,想要承受住并表现出色,就得磨炼磨炼再磨炼。
梦溪蓝耀日常训练
正是这样众志成城的“魔鬼训练”,让每一次比赛现场看台上的“玫红海洋”,以惊涛拍岸的昂扬气势和训练有素的精彩表现,给关注“苏超”的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小红书网友点赞镇江球迷
梦溪蓝耀球迷会在比赛现场,图源镇江发布
梦溪蓝耀球迷会在比赛现场
据扬中球迷犇犇介绍,梦溪蓝耀球迷会于2012年成立,最初是因为支持江苏舜天而凝聚成团,是镇江范围内资历较深,具有良好组织能力和一定专业度的球迷组织。梦溪蓝耀是一支纯粹的球迷队伍,运行十余年来不接受任何商业赞助,只为对足球和体育运动的热爱而存在。目前球迷会共约1500人,参与常规训练的战斗团成员350-400人,其中扬中球迷约20人。
“战斗团”,指的是球迷会中愿意在比赛现场完全放开自己、释放全部激情,为球员们呐喊鼓劲,彰显城市精神和体育精神的“先锋球迷”所组成的小方阵。这样的战斗团梦溪蓝耀一共有5个,其中5团为全女阵容。巾帼不让须眉,每次比赛现场,“战斗女团”都稳居前排C位,能量拉满。
“其实一开始大家没有想到苏超会有如此空前的热度,加油助威没有开启战斗模式,直到对赛泰州那场,我们被刺激到了。”犇犇回忆,那场比赛后,网上很多声音在说镇江队不仅球输了,球迷也输了,“甚至用了一盘散沙这样的词。会长带领我们痛定思痛,立即转变精神风貌,‘战斗团’应运而生。”
是以,当镇江球迷方阵再次亮相时,统一的服装,整齐的队伍、设计好的旗帜、横幅、tifo,特色鲜明的围巾、冰袖,气势澎湃的口号……一切都焕然一新,让人很是振奋。
摄影:谢道韫,图源镇江发布
论做“啦啦队”,梦溪蓝耀经验老辣。就拿犇犇来说,从为江苏舜天加油鼓劲时,他就是打鼓的一把好手,激情澎湃的身影数次出现在央媒、省级媒体等平台。他介绍说,为“苏超”镇江队加油,梦溪蓝耀沿用了很多曾经的做法和口号与歌曲的编排串联,以经验为基础“速成”的同时,也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做调整和改进。
“我们通过朋友圈、视频号、抖音等平台广泛吸纳具有才能和战斗力的球迷,大家在群里积极出谋划策,每一场比赛,我们都事先定好计划,什么节点喊什么口号、用什么加油方式都有详细规划,赛后则会复盘总结,不足之处,下一场做计划时进行完善。”
犇犇举例说,比如赛场上镇江队久攻不下时,他们就会采取“九点杀”的方式为球员们加油,即敲鼓九下,喊一声“杀”。再比如,比分暂时落后时,领喊带领球迷高喊“镇江战斗”“镇江队加油”,“通常喊镇江队加油效果更好,因为‘散客’球迷也会被带动进来。”
一次次“出圈”,也让镇江地区越来越多的“散客”球迷结伴而行,“我们就有几个扬中球迷自己去看比赛,他们也定制了自己的服装和旗帜。如今有梦溪蓝耀大平台的组织,我们也欢迎他们能加入梦溪蓝耀这个大家庭,共同为镇江这座城市加油”。”犇犇说。
一滴滴新水珠的不断汇入,让这片“玫红海洋”越来越广阔,越来越有活力。
扬中球迷朋友们,如果你也想成为梦溪蓝耀的一员,一起到比赛现场为镇江队加油,可以识别下方二维码加入↓↓
图片视频 | 梦溪蓝耀球迷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