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1毫米血管上“穿针引线”,镇江医生2小时成功再植离断脚趾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07 20:20:00

扬子晚报网8月7日讯(通讯员 陈燕 刘满生 记者 姜天圣)近日,镇江三五九医院手足外科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断趾复活”手术。该院手足外科骨科副主任医师何志带领团队,凭借精湛的显微外科技术,在显微镜下连续奋战2小时,成功为王师傅实施了高难度的右脚大脚趾完全离断再植术,让濒临坏死的脚趾重获生机。

手术

意外瞬间:切割机“咬”断大脚趾

7月23日中午,王师傅在操作切割机切割钢管时突遭意外。机器失控,瞬间切中其右脚,导致右脚大脚趾(第一足趾)完全离断,现场血流不止,剧痛难忍。工友反应迅速,火速将王师傅送至镇江三五九医院手足外科求治。影像检查确认伤情严重,急需手术。

手术

挑战升级:脚趾再植难于手指

与大众熟知的断指再植相比,脚趾再植的成功率显著更低,仅约为手指再植的60%。何志医生解释,这主要源于三大难点:一是脚趾血管直径比手指更细小(常在1毫米左右),手术操作空间极为有限。二是血供压力低:脚趾位于肢体最末端,距离心脏远,血流灌注压力较低,吻合后血管通畅的维持更困难。三是位置特殊:足趾短、趾蹼间隙小,术中摆放合适体位以便缝合非常不易。手术需严格按照顺序:先缝合脚底的皮肤肌腱,再接通关键的血管和神经,最后固定骨头并缝合脚背侧的肌腱皮肤。其中,精确控制血管的长度和张力是核心难点,容错率极低。

手术

极限操作:2小时显微镜下的“生死时速”

面对严峻挑战,何志团队迅速制定周密方案。彻底清创后,手术进入核心环节——在显微镜下进行精细的血管、神经、肌腱吻合。医生们如同进行一项极致的“超级针线活”,在细如发丝的血管上“穿针引线”,每一步操作都要求极高的专注度与稳定性。经过2小时的紧张奋战,最终确认再植脚趾末梢血运恢复良好,颜色红润,张力适中,毛细血管反应正常——断趾宣告“复活”成功!

专家提醒:断肢(指)意外,以下四步正确急救是再植成功关键第一步。一是保命优先,首先检查伤员呼吸、心跳,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同时,迅速压迫伤口近端控制致命性大出血;二是妥善止血:对残端伤口用干净的布料、毛巾或纱布进行加压包扎止血;三是科学保存断肢(指),用无菌或洁净的纱布包裹离断部分,放入不漏水的塑料袋中密封,再将此袋置于装有冰块和少量水的容器中(干冰法),务必避免断肢(指)直接接触冰块,以防冻伤,理想保存温度为4℃左右,绝对禁止将断肢(指)直接浸泡在清水、酒精、消毒液或冰水中;四是尽快转运:立即拨打120,或最快速度将伤员连同保存好的断肢(指)一并送往具备显微外科再植能力的医院,转运途中尽量保持伤员平稳。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