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使命担当看海关:“枢纽强关”提能级 “舒筋活血”助发展

来源: 淮安发布

2025-08-12 16:29:00

使命担当看海关:

“枢纽强关”提能级 “舒筋活血”助发展

淮畅其流,关通天下。这既是淮安海关为淮安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架设国际通道助力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夙愿初心,更是淮安海关创新激活枢纽产业生态,推动淮安综合交通优势加快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的关键密钥。

近年来,淮安海关坚持“强枢纽、提能级、优服务、促产业”发展思路,在“小体量”上钻研“大文章”,发挥职能优势助力淮安提升在长三角和全国的枢纽地位,以精准定位、精致服务助推地方开放型经济发展。

借河出海,开创全新内河航运模式

货物在内河港签发全程提单,再通过内河支线与远洋干线无缝衔接,就可以抵达全球各地,这就是淮安港着力打造的内河CCA(外贸全程单)模式。

作为淮安市新能源产业的重特大项目之一,2022年9月天合光能(淮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合光能”)落户淮安。企业聚焦高效光伏组件、储能系列等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叠加国际市场对再生能源的迫切需求,2024年出口规模同比增长338%。“以往一个集装箱货物从厂区到上海港的陆路运费要4000余元,现在从淮安港通过京杭运河到上海港可以节约2000元成本。”天合光能关务经理王波介绍。王波表示,仅此一项物流费用,预计可为企业每年节约物流成本500万元。

而对于淮安海关来说,模式的升级也对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式联运”的政策介绍、港口的内外贸堆场整合、“陆改水”线路优化新增……一时间,加班成了常态,走路都伴着小跑。“现如今在淮安港报关出口、借助内河通江达海的外贸优势,也开始辐射周边企业。”淮安海关查检科科长赵爱民介绍 ,今年上半年,仅周边一城市的货物从淮安港报关出口就同比增长141%。

通江达海的港口是外贸活力与韧性最好的“见证者”。镜头转向淮安港货运码头,河面上货船交错穿行,岸上也是车辆往来穿梭,一派繁忙景象。今年上半年,淮安港外贸集装箱量突破8.97万标箱,同比增长近76.37%。

创新服务,优势叠加保障企业生产

日前,在淮安港码头作业区里,淮安际宇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下称“淮安际宇”)进口的糖浆经海关关员现场取样后,迅速被送往淮安海关实验室进行检测。一旦结果合格,这批原料即可快速放行运至周边的白糖生产企业。据悉,该公司今年已通过淮安港进口超4000吨糖浆,货物从马来西亚巴生港启运,经上海洋山港中转,再沿长江、京杭大运河一路水运抵达淮安港。

淮安港的区位交通优势通过内河运输可以延伸到河南、山东等地。淮安际宇长期从事进口糖浆采购贸易,业务覆盖全国多个主要港口。因淮安、日照以及菏泽等地有3家大型糖类生产企业,而江苏并非制糖原料主产区,多年来都是在上海口岸送检,然后再通过陆路运输送至厂区。“在上海港口等待检测,容易产生港口超期堆存费,而且公路运输费用也常年居高不下。”在淮安海关“关长送政策上门”活动中,淮安际宇业务经理徐善浩道出了企业的“烦心事”。

近年来,淮安海关赴各县区持续开展“关长送政策上门”活动,为近200家企业介绍淮安港“借河出海”方案、淮安海关农产品检测实验室优势、综合保税区政策优势以及淮阴东港保税仓等一系列海关政策红利。

“在淮安海关的指导帮助下,我们既通过‘陆改水’节约近50%的物流成本,也依托本地海关的实验检测资源,实现了进口糖浆到港后立即查验取样送检。”企业业务主管徐宇震表示,便利、稳定的进出口通关环境让企业能更从容地安排生产事宜,下一步该企业计划借助淮阴区东港保税仓的功能,尝试将进口糖浆放在家门口保税仓,以延缓进口税费缴纳时间。

展望未来,“枢纽强关、精致淮关”助发展

淮安海关关长吴晖辉表示,发展枢纽经济,是淮安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淮安海关助推地方开放型经济的重要抓手。淮安海关将锚定建设“长三角北部现代化枢纽强关”目标,充分发挥海关国内国际双循环交汇枢纽作用,全力提升跨境通关物流链、供应链安全畅通水平,助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淮安港是全国内河重要港口及地区综合交通枢纽。据了解,在淮安港区位物流优势的基础上,淮安海关还将结合国家级综合保税区、淮阴东港保税仓、食品农产品检测实验室等功能为更多的外贸企业提供服务和帮助,将内河航运优势转化为枢纽经济发展胜势。

吴晖辉表示,下一步淮安海关将结合淮安港的三期工程建设情况,重点围绕综合监管场所建设和智慧化海关监管等方面与相关部门联合调研探讨,为把淮安港建设成为涵盖水路口岸、铁路场站、保税仓储等多功能综合性枢纽贡献海关力量。

淮安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唐筱葳 郑国梁 梁伟

摄影:王昊

通讯员:柏爱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