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封泛黄辞职信,镇江电力工人“暗战”日寇的“无声战书”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13 18:30:00
照片
华中水电公司民国雇员
扬子晚报网8月13日讯(记者 万凌云 姜天圣 通讯员 裔宁) 以史为证,以史溯魂;铭记历史,缅怀先烈。8月13日,国网镇江供电公司介绍,2018年该公司在筹建历史博物馆时,意外翻出一叠泛黄的辞职信。这二十封穿越烽火的书信,竟是抗战期间镇江电力工人向日本侵略者发出的“无声战书”!由此,揭开了一段尘封的壮烈抗争史。
辞职信
华中水电公司民国雇员
1937年12月8日,日军攻陷镇江,这座当时的江苏省会城市惨遭蹂躏。始建于1903年的大照电灯公司——当时镇江唯一的发电厂,立即成了日寇眼中的“肥肉”。日军第一时间派兵强占。时任公司襄理的郭咏青(创始人郭礼征之侄)不忍同胞受难,腾出厂内房屋及自家寓所,收留了600多名难民,还自掏腰包添置冬衣食物。此举激怒日军,郭咏青被捕入狱,经多方营救才获释。
大照电灯公司
照片
1938年初,日军变本加厉,派特务进驻管理,强令职工子弟学校改教日语,全厂愤慨。至1940年,日军勾结汪伪政府,通过断煤手段强行“征收”大照,将其纳入日伪控制的水电公司,实施高压统治。
李德恒辞职信
李步元辞职信
黑暗之中,反抗的火种悄然点燃。中共镇江地下工委曾派人潜入电厂,但因日军监控严密未能立足。此时,一个特殊青年进入组织视线——郭咏青的儿子郭维庚。这位受父亲爱国情怀熏陶的中学生,在老师、地下党员谢枫引导下秘密加入共青团。
大照电灯公司
郭维庚以探望父亲为名出入电厂,因自幼与工人相熟,行动便利。地下党巧妙利用这层关系,派一名党员假扮其友进厂开展工运,成功在发电、厂务、水道等关键岗位发展5名骨干。
大照电灯公司
晚年郭维庚
1941年,抗战进入胶着。日军在镇江疯狂扩建造船、纺织等军工企业,逼着电厂满负荷发电支撑侵略机器。地下党果断决策:组织工人集体辞职,切断日军“电力生命线”!
汤德林辞职信
李步元辞职信
为避免打草惊蛇并保护工友,地下党制定了“分批辞职、积少成多”的策略。1941年冬到1942年秋,厂务、水道等非核心部门十余名员工以各种理由陆续辞职。郭咏青从中周旋,日方起初未警觉。而这些悄然离开的身影,却点燃了更多人心中的抗争之火。
王思荣辞职信
任鹤鸣辞职信
1943年底,世界反法西斯战场迎来转折。镇江地下工委抓住日军军工生产最疯狂的时刻,果断命令发电科长、地下党员王培良破坏机组,发动大规模辞职。王培良和工友借检修之机损毁关键部件,使电厂发电能力腰斩!在他的带动下,工程师及用电、水道等数十名员工集体提交辞呈。完成任务后,王培良以“叔父逝世,回乡守孝”为由辞职,随即被党组织秘密转移。
辞职信
郭维庚
从1941年到1944年,这场持续三年的“辞职暗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军工生产。如今幸存的20封辞职信,字里行间无声诉说着当年惊心动魄的较量。
郭咏青
抗战胜利后,郭维庚正式入党,继续在宁镇两地领导工运。渡江战役期间,他组织工人成功护厂,使电厂完好回到人民手中。当年那些地下党员,成为新中国镇江电业局的中坚力量。
日军强迫职工子弟学校改用日语授课
泛黄纸页上工整的字迹,曾是一粒粒灼热的火种。它们不仅照见了侵略者的黑夜,更在八十载光阴后,依然传递着镇江电力先辈百折不挠的铮铮铁骨与赤诚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