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抗战记忆 ㉜|七甲桥战斗:智取敌寇的伏击奇袭
来源: 启东发布
2025-09-12 15:49:00
1944年5月下旬,东南行署在吕四附近海面召开重要会议。为保障会议安全、转移敌人注意力,东南县委下达指示:寻机主动出击,将敌视线引向陆上。
5月27日,吕四据点日伪军计划次日为大闸运送补给。打入据点的地下民兵程振华抓住机会,向敌人提议:“以往送补给都走范公堤,恐被新四军摸清规律。” 敌人随即询问改走倒岸河线是否可行,程振华故意表现犹豫:“我也没把握。” 即便如此,敌人仍决定更改路线。这一关键情报,很快由洛伽乡民兵火速送达东南警卫团团部。当时,警卫团团部驻于培根乡义庄仓棣,吕四区队亦在附近,一场伏击战的计划迅速酝酿。
28日清晨,东南警卫团一个连与吕四区队率先行动,在日伪军必经的五甲桥设下伏击圈——战士们隐蔽在五甲桥南北两侧的房屋内,静候敌人自投罗网。与此同时,洛伽乡民兵也在九甲桥至十四总桥北布防,约定待县团、区队打响战斗后,从东侧夹击敌人。
▲日伪在启海地区构筑梅花桩据点示意图
上午9时许,指挥员通过望远镜发现,倒岸河南侧道路上,30余名日伪军押着民夫、推着补给小车,大摇大摆由西向东行进。待敌人完全进入射程,指挥员一声令下:“打!” 河北岸伏兵率先开火,敌人猝不及防,边还击边后退。此时,南岸伏兵突然从敌后发起猛攻,形成前后夹攻之势。民夫见状,迅速推翻小车逃散。
激战过后,18名伪军被迫缴械投降,日军则狼狈向西逃窜。这场常被称作 “七甲桥战斗” 的战役,核心战场实际在五甲桥。另一边,驻守九甲桥、十四总的洛伽乡民兵也有收获,成功抓获一男一女2名日本人,押送至团部后,获团首长表扬与手榴弹等奖品。
战斗胜利结束,县团、区队与民兵满载而归。清点战果:俘虏伪军18人,缴获步枪18支、子弹200余发,以及9小车补给物资。战士们打趣道:“洋鬼子倒贴心,知道我们辛苦,送东洋罐头来慰劳!”
然而,敌人当晚便展开疯狂报复。60余名日伪军突袭当地,烧毁21家民房,其中瓦房12间、草房80余间。暴行虽给百姓带来损失,却更坚定了军民抗日到底的决心。